作為舊人文人思維,他對崇禎皇帝的知遇之恩,唯有一死報之。
耿如杞眼看著部隊有些動搖,振臂大呼:“建奴破關而入,肆虐京師一月有余,屠焚我城池,戮我百姓,淫辱我婦女,血債累累,馨竹難書,我輩大明熱血男兒豈能做視建奴張狂?今天本官在這里,與建奴決以死戰!”
“決以死戰!”
在耿如杞的激勵下,這支軍隊反而有了鐵血軍隊的煞氣。
岳托此時坐在一輛車轎里,他可以聽懂漢語的,他聽到這話,臉上興奮之色更濃:“給爺踩死他們!”
后金騎兵開始進攻。
雙方進攻慘烈的白刃搏殺。
然而,讓岳托比較意外的是,這支明顯就是烏合之眾的軍隊并沒有像其他明軍部隊一樣,遇到后金軍隊進攻,就馬上崩潰。
這支烏合之眾用劣質濫造的火炮或是獵弓射擊,一面用木矛頂在地上,指著后金軍隊的方向。
盡管山西軍在處邊塞,雖然沒有機會與后金人交手,卻不缺乏與蒙古人交手的機會。
山西軍不像山東軍那樣不堪一戰,至少在明軍戰斗序列里,也是屬于能戰之兵,他們有著豐富的對抗騎兵經驗,遠程攻擊武器以弓弩為主,依靠步弓弩比騎弓射程遠的優勢,雙方互射,一時半會居然不露敗績。
山西軍唯一的優勢就是背靠著這個村落,暫時不用擔心后背和側后,村寨里還不時的發炮支援。
雙方互為攻防,雖然說岳托麾下的精銳騎兵確實是容易攻陷這支軍隊,當然,前提條件是要承受一定的傷亡。
別看最外圍只有三層單薄的長槍陣,可是,后金騎兵卻沖過去,必須準備死個幾百人。
死幾百人換取殲滅五六千人軍隊的戰績,在岳托看來還是不劃算的。
他反正有的是時間,一次一次向山西軍進行騎兵拋射,并不接戰。
雙方箭來箭往,打得非常熱鬧,其實傷害還不如影視劇里那樣慘重,只要披著鎧甲,中上幾箭,照樣活蹦亂跳。
山西軍步兵們頂著簡易的盾牌,忍著傷亡與后金騎兵對射,一名軍士兵倒下,另外一名士兵馬上補位上位。
這個軍陣就像狂風驟雨中的一葉扁舟,雖然維隨時都有可能傾覆,卻一直搖搖欲墜地堅持著。
隨著四次進攻,無功而返,岳托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就在后金軍隊發起第五次進攻的時候,村落里響起凄厲的慘叫聲,胡爾哈刺利用麾下二十余名士兵,披著百姓的衣服,押著幾十名俘虜的百姓,強迫他們請求進入村寨躲避。
村子里老人眼見著外面都是老弱婦孺,青壯男子不過二十余人,并沒有太過在意。、
于是,村落從后方開始失陷。
山西軍倒沒有什么,可是村里的青壯們卻急忙回頭,朝著村落沖去,村里有他們的家人。
左翼大亂,后金軍隊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