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爺!”
“坐!”
全旭望著任紅桂道:“現如今槍炮局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他們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實驗記錄,這個工作,我準備交給你去做!”
“是!”
任紅桂沉吟道:“實驗文牘屬于保密,不得外傳?”
“這是自然!”
全旭想了想道:“我準備在各研究所成立一個書記處,負責記錄所有實驗資料,規納統計,不需要用文言文記錄,只需要用白話文記錄既可,同時……”
說到這里,全旭搖搖頭:“就這么辦了,文字記錄工作人員不足部分,可以是招募,前提條件是,一定要簽署保密協議,一旦泄密,將以嚴懲!”
這其實是一個治標而不治本的工作,為了提升全家軍的戰斗力,他在軍中設立的識字班,全體將士開始讀書學習,列為日常考核中的一項。
工匠們也采取這個辦法?
全旭搖搖頭,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工匠的作息與部隊不一樣,部隊可以做到準時化,每天幾點起床,幾點訓練,可以做到令行禁上。
可是工匠們不一樣,他們太樸實,太醇厚了。
全旭給工匠們發放一定的田地,住房,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這些工匠干起活來,都是沒日沒夜,搶班加點,他們實在是沒有辦法像軍隊一樣,采取每天兩個小時的文化課學習。
那就辦學校。
想到這里,全旭離開了金州衛城。
如今的金州衛城只是一座工匠大營,用來研發和生產各種槍炮、鎧甲和裝備,就連普通的高爐或平爐,全部不在城內,而在城外。
全旭讓人放出風去,他準備在遼南辦理一座可以容納兩千人的大學堂。
與全旭合作過商賈們聞風而動。
沒有人是傻子,這是全旭想打秋風,如果他想自己建學院,就像在全家莊鎮一樣,一聲不響,馬上建造起來。
現在事情沒有影子,就放出風聲,那自然是有所求了。一時間,前來拜訪全旭的人連綿不絕。
“拜見修武伯,在下徽州歙縣程敬賢!”
“徽州,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