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軍于崇禎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抵達懷遠鎮南,當天午時,全軍飽餐一頓,然后對懷遠鎮城發起了試探性進攻。
明軍的進攻方式與建奴完全不同,反而有一種后世戰爭的感覺,炮兵開始率先發言。
寧夏軍的五門三千斤紅夷大炮,以最高高速向懷遠鎮城開炮。
炮彈一發接著一發砸向懷遠鎮城,打在城墻上火星四濺。
這城墻真的太堅固了,任大炮怎么轟也轟不動,跟鐵打的一樣,讓人絕望。當然,寧夏軍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了,他們努力往城垛打,不想再在鐵板似的的城墻上浪費寶貴的炮彈。
但是,寧夏軍的炮兵的業務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打了這么多炮,硬是沒有一炮能擊中城垛的。倒是有兩發炮彈落入騎兵中間,掃倒了好幾名騎兵,招來一片嘲笑。
公平軍躺在城墻的垛口,或者外圍的營壘后面,他們沒有高聲喧嘩,也沒有大呼小叫,反而一直沉默著。
這種沉默令寧夏軍不安,更讓洪承疇的眉頭大皺。
這些公平軍也太冷靜了,不好打喲!
以往的時候,他遇到其他農民叛軍,往往一發炮彈,對方直接炸營,后面跟著圍殺就行,要不然,怎么可能上演一千破萬的奇觀?
“嘭!
一枚鉛球終于擊中了城垛,把城垛打得粉碎,兩名公平軍士兵被飛濺的碎磚擊傷,血肉模糊,他們卻用力咬住嘴唇,一聲不吭。受傷的士兵,則被臨時的組織的百姓擔架隊,擔下進入城內醫治。
將近半個時辰的炮擊,城外的寧夏軍慢慢的停止了炮擊,因為他們的炮管已經打得發紅。
陳應揚了揚手,一名打著白旗的公平軍騎兵騎著戰馬,走向寧夏軍,將一封遞給洪承疇。
洪承疇接過信,只見信上寫著:表演結束四個大字。
“一炮準備完畢!”
“二號炮準備完畢!”
“三號炮準備完畢!”
“四號炮準備完畢!”
“開炮!”
公平軍的炮兵早就等得不耐煩了,聽到命令之后,炮射手率先開火。
“轟轟轟轟”……
一連串猛烈的轟響,十幾門炮炮口噴出大團煙焰,將沙塵高高吹起,那氣勢相當嚇人。炮彈高速旋轉著高出炮膛,以雷霆萬鈞之勢一頭撞在幾百步之外的寧夏軍炮位陣地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用大炮掃光寧夏軍的火炮。
當然,由于技術的原因。
公平軍的火炮也不是百分百中,不過十幾門火炮,六發急速射以后,整個寧夏軍的火炮陣地上,已經被硝煙籠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