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章紅宮
全旭即使接見荷蘭人,也不會與荷蘭人談什么實質性的問題。
荷蘭人的訴求,其實已經形成了公文,放在了全旭的面前,荷蘭人提出想要在遼南獲得定居、經商、定居、留學的權力。
全旭當然同意,不過附帶一條,大明人同樣擁有在荷蘭以及其本土荷蘭王國定居、經商、留學的權力。
其次是,荷蘭人希望在遼南開辦一家荷蘭銀行。
這件事,全旭毫不遲疑,直接拒絕。
他不是對金融領域一竅不通,沒有一個發達國家允許外國在自己本土開銀行的!像發行貨幣、拆放信貸等權力,都是死死的捂在自己手里,寧可爛掉都不肯讓外國插手!
所有交易,必須經過全記銀行,先將貨幣既荷蘭銀幣兌換成全記銀幣,拋出雜質以及重量損耗,以銀錠作為通用貨幣。
荷蘭人在看到了全記的銀幣之后,頓時沒有任何異議,全旭的鑄造技術來自后世,不僅重量絕對一至,相差不到0.01毫克,這點荷蘭人無法做到。
全記的銀幣,美觀,準確,每一枚就是一輛,即使一萬枚,相差依舊無幾,這下荷蘭人服氣了,沒有辦法形勢比人強,他們可以不認同,要不然就不用交易。
現如今遼南的生產能力還沒有達到過剩的地步,無論是紡織業,還是鋼鐵,全旭的鋼鐵還沒有多到可以向海外傾銷的地步,先滿足自己,再尋找傾銷。
當然,荷蘭人還想購買全家軍制造的火炮,特別點名要了那種一炮可以干掉一艘戰艦的的艦炮。
全旭毫不遲疑的拒絕了,開玩笑。
在造船方面,如果不是擁有后世的技術優勢,大明其實已經落后于西方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二百年前的那種大福船,大明現如今已經沒有能力制造了。
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的船隊里,總共二百四十艘左右的船只里,包括寶船六十三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木質),它們主要建造于南京寶船廠。
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一千余人,載重量八百噸,可謂體式巍然,巨無匹敵。
《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這樣的戰艦,即使面對現如今的荷蘭三級戰艦,其實是不吃虧的,畢竟大,而抗揍,可是全家軍的新式戰艦還沒有來得及下水,暫時不具備與荷蘭人海上相抗衡的實力。
要不然,全旭就不用拿木頭模型來騙荷蘭人了,擺一招空城計,目的就是為了讓荷蘭人相信,全旭現在是巴不得想要與他們展開決戰,而且是故意示弱,示意他們可以先下手為強。
全旭的艦隊主力在哪兒,暫時不知道,但是,他們荷蘭人相信,全旭不會挨打不還手。
其他方面的交易,全旭基本上贊同,他們想買水泥。
可以,賣。
定價權在全旭手中,普通水泥在后世只需要二三百塊一噸,在明末生產的水泥由于缺乏包裝袋,全旭直接是自己用,就直接用帶蓋式的廂式馬車裝載,一馬車就是一噸。
荷蘭人已經探測到全旭用水泥與鋼筋修建的城堡和碼頭,非常堅硬,哪怕是用大錘砸,也一砸一個白點。
荷蘭人需要水泥,修建港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