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直接把定價定到了每噸水泥離岸價,二十五枚銀幣,既二十五兩銀子,愛買不買。
當然,荷蘭人對于鋼鐵的需求也非常大。
直到現在,歐洲的還不是后世的歐洲,他們的冶金工業都還比較落后,鋼鐵的產量很少,像荷蘭這樣的小國,鋼鐵產量就更少了。
偏偏,打仗拼的就是鋼鐵,沒有鋼鐵,再好的戰略戰術也是白搭。
荷蘭人的崛起是利用了英國與西班牙的戰爭,早在1588年,英國借助颶風的優勢,戰勝了西班牙人無敵艦隊。
而荷蘭人趁著西班牙衰弱,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擺脫了西班牙的控制,迅速崛起。
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荷蘭人面對西班牙咄咄逼人的攻勢逼得左支右絀,幾乎透不過氣來。
荷蘭人千方百計從全世界搜刮鋼鐵資源,效果卻并不理想。
通過華陽社的情報得知,遼南這邊每年能生產近十萬噸鋼鐵,荷蘭人欣喜若狂,東印度公司指示阿爾方索,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弄到一批鋼鐵!
阿爾方索也為此預先想了很多辦法,金錢收買、美色引誘什么的都在考慮之列,可萬萬沒想到,沒等他把這些招數使出來。
全旭便直接同意可以出售鋼鐵。
看著全旭批復的公文,阿爾方索激動得聲音直發飄:“上帝保佑荷蘭王國了!”
荷蘭王國在最鼎盛時期,擁有著一萬六千艘的武裝商船或戰艦,這些戰艦和武裝商船,幾乎是同一時間,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四分之三。
然而問題是,這已經控空了荷蘭王國最大的潛能,木材這種物資,他們可以從全世界的殖民地去搶,可是鋼鐵資源卻沒有辦法。
建造戰艦也好,無論是武裝商船也罷,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鋼鐵,現在荷蘭人有很多大炮都是采取青銅鑄造,因為鋼鐵實在太少了,銅在世界大范圍內都是貨幣,荷蘭人可以搶到,也可以搜刮。
但是,問題是,鋼鐵卻沒有辦法。
全旭同意與荷蘭交易鋼鐵,主要是為了惡心英國。
如果說英國在第一次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時候,是因為上帝站在了英國那一邊,但是英荷之戰,英國憑的是自己的實力,逐漸成為日不落帝國。
雖然全旭沒有占據整個大明,只是遼東一隅,但是他卻可以利用資源,布置歐洲,在這個時空,全旭不僅僅要獲得大明的統一天下,同時,他也要讓大明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日不落帝國。
荷蘭代表們紛紛相擁著喜極而泣。
可是,當阿爾方索看著報價,他的眉頭就擰了起來:“每噸三百枚銀幣?”
這是相當于三百兩銀子一噸,這個價格可不便宜,基本上是大明國內鐵的零售價,什么時候國際貿易以零售價來出售了?
然而,在賣方壟斷市場之后,那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就像80年代那會,一臺進口的彩色電視機怎么也要一萬大幾,可是人均工資只有幾十塊,普通工薪階層根本就買不起,用句毫不客氣的話說,一臺彩電比一套房子還要貴。但是,隨著國產電視機用價格戰最慘烈的方式,奪回了市場。
彩電的價格降了,也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