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余名農民叛軍被陳應以糧食的方式,直接轉化投降,在經過全家軍獨特的思想教育,這些農民叛軍們終于明白。
他們盡管非常勤勞,起的比雞還早,干得比牛還多,吃的卻比豬還差,直接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官府和土豪劣紳。
是土豪劣紳侵占了原本應該分給他們的田地,占據了他們的田地,如果正常交稅也罷,他們家里有個六七畝或四五畝地,勉強也不至于餓死,可偏偏是。
那些土豪劣紳不交稅,把所有苛捐雜稅都轉嫁到了他們的頭上,這讓他們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他們辛苦勞作,卻連飯都吃不上,衣不遮體。
現在,公平軍就是因為和他們一樣,他們也活不下去,就舉起旗幟造反。
公平軍的成份很雜,有山西人,有北直隸人,也有河南人,也有陜西人。
他們都反了,更何況這些人都已經當過反賊?
上次失敗了,他們很多親人都被叛軍或官軍殺死,現如今他們的家人都就死的死逃散的逃散,有幾個沒有經歷過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劇?
現在最后一點活路都被封死了,與其坐以待斃,最后集體餓死,還不如跟著這公平王,轟轟烈烈的干一場!
就算最后失敗了,他們最多也就丟掉這條爛命而已,實在沒什么好失去的了。
萬一贏了,他們會重新得到夢寐以求的土地,子孫不必再像他們這樣在山林里忍受野獸山蚊的侵襲和官兵的剿殺,他們可以男耕女織,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
是的,公平王比他們跟的那些大當家公平多了,經過實際現身說法,跟著公平王的農民,都獲得了土地,人均十畝。
哪怕現在洪承疇帶著官軍打過來了,這些農民丟掉了家什和物資,房屋,逃到了懷遠鎮,可是他們懷里卻揣著最值錢的東西。
公平王羅世明代表公平國頒布的新田契,那上面紅光閃閃的大印,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這些投靠的農民叛軍也派出了代表,想要獲得公平國民的待遇。
羅世明就大手一揮:“同意!”
懷遠鎮以南,一直到寧夏府長城邊上的土地,已經分得差不多了,他們想要土地,唯一的辦法就是沿著黃河,向北邊鄂爾多斯部發展。
鄂爾多斯部所占的地盤非常大,分出了一部分他們自然不會同意,不過,由林丹汗麾下的盟軍三千余騎,加上公平軍的裝備,在新組建的第六旅補充團,共計五千余人,甚至沒有動用公平軍正規軍部隊的情況下,公平軍占據了烏海南部的地區。
而與此同時,洪承疇尷尬的發現,公平軍居然越打越弱,故意麻痹寧夏軍,在八月上旬,公平王麾下馬軍大將徐彪,因分贓不均,率領數十名心腹逃出了懷遠鎮,投靠在洪承疇麾下。
徐彪的投降如果率領大部隊,洪承疇對其還會有警惕,可,問題是,徐彪身邊不足五十人,在洪承疇看來,即使徐彪詐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徐彪似乎是有些家底,在投降洪承疇之后,非常活躍,今天請這位將領吃飯,明天請那個將領喝酒,目的非常直白,就是想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