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彪一旦喝醉,就大罵公平王不是東西,他自己辛辛苦苦給公平五拉起了一支強大的馬軍,結果公平王卸磨殺驢,過河拆橋。
洪承疇起初以為徐彪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幾天之后,洪承疇明白過來,徐彪這個人,就是一個馬大哈,或許勇則勇矣,卻沒有城府,心里藏不住事,什么事都往外說。
洪承疇給徐彪留下一個志大才疏的評價。
關羽尚且大意失荊州,更何況洪承疇?
崇禎四年八月十九日夜,徐彪與往常一樣,宴請寧夏軍的將領們喝酒,寧夏總兵賀虎臣雖然沒有參加,可是賀虎臣麾下六名參將,十一名游擊、十五名守備等一大批將領參加了這場宴會。
徐彪也是下了血本,不僅僅從寧夏府了一個戲班子助興,還買了大量的美酒和肉食,開銷至少在三百兩銀子。
這些將領喝得大醉。
結果公平軍第三十六團、第三十七團,以及騎兵第七團,新編的第八團,第四十團、第四十一團,補充第九團,第十團,加上蒙古盟軍四千余人馬,共計近萬人馬,突襲寧夏軍軍營。
寧夏軍也不算是毫無防備,可關鍵是指揮系統出了問題,結果經過一夜亂戰。
寧夏軍大敗,四千余人被斬殺,余部則被追殺到長城防線。
當時洪承疇并沒有在前線軍營,而是在寧夏府,當洪承疇接到消息的時候,賀虎臣袒露的上身,跪在門前請罪。
這是陳應、崔成友、羅世明等第六旅計劃了將近一個月,發起了秋季攻勢,其戰略目標,就是為了懷遠鎮的糧食。
懷遠鎮開墾的良田共計二十五萬余畝,被寧夏軍搶收和霍霍一部分,經過連夜搶收,直到九月初,基本上結束了秋收。
公平軍獲得了大豐收,二十余萬畝良田,收獲了將近八十萬石糧食,當然,這只是濕重,不是凈重。
洪承疇再組織軍隊進攻公平軍,其實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公平軍有了糧食,有了三萬余人的新力軍,也就是說,再攻打懷遠鎮會更加困難。
此時的懷遠鎮一部分北撤退,占據鄂爾多斯,以及蒙古高原,就連鄂爾多斯部也投靠了公平軍。
眾所周知,蒙古大草原和大西北的沙海中有為數不少的咸水湖,烈日把湖水蒸發干凈了,就只剩下鹽了。
但是牧民仍然需要用牛羊跟中原交換大量的鹽巴,為什么?因為大多數鹽湖里的鹽都是非常苦,甚至是有毒的,吃了那種鹽就要倒大霉了。
草原上的牧民沒有掌握煮鹽提味的技術,就算掌握了,也沒有辦法發展像樣的食鹽工業,一來是因為他們鐵器稀缺,好不容易弄來的那點鐵器用來造兵器都不夠呢,還拿來造煮鹽設備?二來,燃料也缺。
煮鹽是要柴的,那火一天到晚都不能停,大草原上除了草還是草,上哪找這么多柴?
真要煮鹽,也只能燒干草,燒牛糞了,前者是牛羊的食物,后者是牧民日常生活中,在越冬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燃料,拿這兩樣來煮鹽,那真的是耗子給貓當三陪,要錢不要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