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南雖富,但是絕對不惹。
皇太極命令已經快就執行了下去,眾大軍從大黑山繞了一個圈子,遠遠的避開天雄軍和全家軍,朝廣寧城狂飆而去!
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句話放在楊觀吉身上最為恰當。他與盧象升有交情,在盧象升在京城的時候,他作為貧寒子弟,應募到了盧象升身邊做了一段時間的幕僚。
后來他在崇禎三年考上舉人,隨后四年的時候,成為進士,沒有多久,就讓他頂上實缺,擔任廣寧縣令。
雖然說是一個比較悲催的縣令,可是,卻也羨煞無數旁人,畢竟,做十幾年冷板凳,或者到死撈不著實缺的進士多得是。
楊觀吉頗能處理雜務,對農桑行商均有涉獵的他,馬上頂上了廣寧縣的實缺。
盧象升擔任遼東巡撫,他上任后雷厲風行,楊觀吉也竭盡全力招納山西、陜西兩地的破產農民,興修水利,掘井修渠,墾荒屯田,硬是在這遼東地方開墾出了一百四十萬畝田,安置了三萬多流民。
回頭看看這大半年的經歷,他都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萬萬不敢相信自己竟有這么強大的能量!
當然,在遼東當官,是非常辛苦的,這里天氣濕冷,冷得讓人發瘋,不過,楊觀吉卻非常有干勁,十年寒窗苦讀,數度科舉,圖的不就是一展抱負么?當官就該到這種窮苦的地方來,做出成績,讓所有看不起讀書人的家伙閉嘴!
沒錯,楊觀吉說的就是全旭,這個看不起讀書人的家伙,他一定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那個武夫是錯誤的。
不過,無論他怎么努力,廣寧縣的發展遠遠比不上金州,別說金州,就連復州、蓋州、海州也遠遠比不上。
這讓楊觀吉有些無奈。
天剛剛亮,楊觀吉就帶著隨從,開始督促百姓春耕,剛剛來到田間地頭,有一名憨厚的民夫跪在地上:“草民拜見楊大人!”
“免禮,幫你們的,本官只是隨便過來看看!”
田地里的百姓們干活也不是,不干也不是,緊張得冒出了冷汗。
好在,楊觀吉確實只是看看,他又走向遠方,那些跪在地上的百姓,趕緊起來干活。
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個楊大人怪得狠。
好好的縣衙不坐,偏偏出來吹冷風,還凈添亂。
沒錯,楊觀吉并不知道,他如此做,其實是干擾了百姓墾荒耕地,他需要做的是,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而是不教導百姓怎么種地,再不會種地的農民,種地也比他強。
在遼南的官員,完全不會像他這樣做表面形式工作,他們需要做的是,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疏通溝渠,修建道路,解決糧食出售問題,解決種子和耕具的問題。
到了中午時分,轉了一大圈的楊觀吉終于心滿意足的返回廣寧城,就在這個時候,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楊觀吉循聲望去,只見名天雄軍斥侯騎著快馬朝這邊飛奔而來,那馬的腹部被馬刺扎得鮮血淋流,每跑一步就從口鼻里噴出一團白沫,顯然體力已經被榨到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