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錢?”
“是啊!”
車夫一本正經的道:“不給錢誰來干活?有把子力量,干上一天,可以掙五十個大子(文錢),不想要錢,可以要糧食,你們這些人來得都晚了,錯過了今天的春耕,只能等明年開春了,才墾荒,不過來干活,就算有錢,那豈不是坐吃山空?”
“給這么多錢?”
黃富春大吃一驚,他雖然是一個小地主,遇到農忙的時候,如果天氣不好,那也要請短工,他基本上都是隨便給三五個銅板,遇到豐收,了不起給七八個錢,就算那樣,想當短工的人還排著隊呢。
黃富春現如今已經一文錢都沒有了,他們就算到了地方,總不能靠借貸過日子。
終于,黃富春抵達到了他們所在的鎮子,聽著車夫說,這個地方叫郭喬鎮,事實上車夫并不清楚這里其實是義州衛的復興堡。
這里是在天啟元年失陷,隨后荒廢。崇禎三年,盧象升帶著天雄軍收復義州衛,只不過,天雄軍人數少,并沒有在義州衛墾荒置田。
這個郭喬就是在原來的復興堡的基礎上建立的,復興堡,其實就像一個小城,不過以軍事為主,里面設立水井、糧倉、馬廄、武器庫、校場、守備所等。
不過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復原來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兩座小型的城門,一座龐大的烽火臺。
黃富春等幾百人來到這個郭喬鎮,郭喬鎮,其實就是最先,也就是十幾天前抵達這里的人,以郭氏和喬氏為主。
為了避免宗族勢力過大,遼東在安置移民的時候,有意進行了分割,一個同村和同族的人,不會超過五十人,一旦超過這個數字,就是分割到其他鎮子。
黃富春拿著自己的身份牌,上面寫著郭喬鎮六保五十三戶。
在保長的帶領下,黃富春和妻子、兒子來到了他們的新家。
這座院子不大,主房三間房,兩間配房,兩間配房一間是廚房,一間則是柴房,門窗都刷了桐油,屋頂上也新上了一層新瓦,不過看著墻體的顏色,屬于有些年頭,這是一棟老房子翻親的。
門,是用木板新做的,還帶著桐油的味道,院墻則是齊胸高的籬笆墻,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黃富春伸著腦袋看到隔壁的院子里,隔壁的院子幾乎與這里一模一樣,一個婦人端著簸箕撿黃豆,看著保長過來,走到竹籬邊跟保長打招呼,兩個三四歲大的男娃穿著開襠褲,在光著屁股瞎跑。
保長笑瞇瞇的道:“黃富春,黃田氏,這里就是你們的新家,這三排,都是咱們六保的人,有啥事,就吱聲!”
黃富春躬身道:“多謝保長老爺!”
“哎,你可別害我,我和你一樣,都是平頭百姓,沒有一官半職,誰也不是爺”!保長擺擺手:“先收拾家里吧,我還要忙!”
說完,保長將一副鎖頭,兩把鑰匙遞給黃富春,就帶著其他人,走向其他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