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戰車,與四輪馬車最大的不同,就是加裝了駕駛室,不對,應該所說動力室,就是拉車的牛,有了一層保護殼。最前面就是像塞門刀車一樣,出現一面裝著十六刀,可以左右移動的鋼刀。
以牛車的車輪作為驅動力,讓這十六把鋼刀左右移動,從而殺傷敵人,這輛牛車的前后左右,都加裝著護盾,一旦沖向戰場,將無視對方的弓箭,以及刀劈槍刺。
簡直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坦克。
全旭看著這些報告,有些無語。
他以為只有阿三的腦洞夠大,在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巴拉迪瓦駕駛著一輛帶著旋轉刀的戰車,沖向敵人。
然而這只是電影,結果,工匠們居然弄了一輛這樣的戰車。
全旭如果只是冷兵器方向的改革,全旭感覺自己要發瘋,總算讓他看到了一種改革,那就是臼炮。
這些工匠是從做鐵釘的樹井冷凝的原理中,獲得了靈感。所謂的樹井冷凝式鑄造方式,由于這個時代并沒有拉絲機,想要獲得鐵絲或者鋼絲非常困難的,這種東西,全旭可以在后世買到。
然而問題,這段時間全旭壓根就沒有回到后世,工匠們就在意外中發現可以從樹井冷凝的方式,依靠萬有引力的原理,將鋼水放進一個溜槽內,在冷凝時,模具就像鑄造鐵鍋的模具,只不過,這種磨具就是一根細細的小孔。
這樣以來,就可以得到鋼絲或鐵絲。發掘工匠的靈感源頭,居然是從煤球模具中得到的,這也算是無敵了。
既然可以得到鋼絲,那么也可以得到空心的鋼管,由于水冷的作用,可以避免空心和氣泡,同時,也可以得到口徑約二百毫米的炮管。
于是,全家軍二百毫米臼炮就這樣出現了,全家軍二百毫米的臼炮全重兩千兩百斤,炮管長度兩米六,可以把三十多公斤的炮彈發射到最遠兩千步的范圍內,三十多公斤的炮彈,可以裝藥將近四十斤,威力是相當不錯。
然而問題是,這種傻大笨粗的臼炮并不是一件理想的武器,它太過沉重,操作困難,如果想要伴隨著全家軍進行機動,對于全家軍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災難。
當然,在水泥公路上,可以依靠戰馬拖動,不過,給皇太極三個膽子,他也不敢前往遼南惹事。
不管怎么說,二百毫米的臼炮,也算是一種進步,原本的歷史上,與威遠大將軍炮,差不多,但是,威力卻差得太多了。
然而,全旭卻沒有心情管這些事情了。
因為,他是被逼著娶妻了。
帝王的意志無人能夠抗拒,除非全旭愿意現在就扯旗造反,關鍵是他知道,如果他扯旗造反,最高興的人肯定會是皇太極了。
所以,說白了,全旭是為了大局,勉強忍了。
禮部的官員,天天過來教導全旭禮儀,任何東西,學習的過程都是痛苦的,特別是在沒有興趣的強迫式學習。
不過好在,全旭是“跋扈”習慣了,敢在朝堂上毆打十幾名言官,這些禮部官員也不敢為難全旭。
直到七月十九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