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戰勇敢,就會有可能成為武士,武士階級,就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財富,比普通農民的日子過得好多了。
在這種政策的激勵下,日本國就像漢朝的時期一樣,漢軍士兵因為戰功,可以升官發財,也可以封侯拜將,所以漢軍將士作戰的時候,悍不畏死,奮勇向前。
于是,打下了赫赫威名。
日本的武士制度,有點像是漢朝的募兵制度,從一方面來說,反而激勵了士兵的戰斗力。
在這種情況下,武士的戰斗力,是不容小視的。
當然,這要分跟誰比。
華夏民族春秋戰國以后,基本上就取消了單打獨斗的風格,個人的武勇,在堂堂正正的軍陣面前,變得不值一提。
再勇猛的武士,也能給射成篩子,或者說砍成肉醬。
亂七八糟,蜂擁而上的日本武士讓施瑯這個半吊子指揮官都感覺有些外行了:“連試探都不做就直接沖鋒?”
楊延棟也更加疑惑,如果這樣的指揮官在全家軍之中,這樣的指揮戰斗,是他這輩子最后一次,因為他肯定會被開革出局。
這樣簡直就是拿士兵的生命看玩笑。
于大明一樣,日本最不缺的就是人,人命是最廉價的東西。
擺成密集陣的弩陣面前,其實后金騎兵都沖不上去,更何況是日本的輕裝步兵,說他們是輕裝步兵,那是抬舉他們,他們的成色,也只是與李自成、張獻忠麾下的農民叛軍差不多,甚至不如他們精銳的老營。
“放箭!”
“咻咻咻咻……”
呼嘯聲驟起,三棱形箭鏃化作點點森冷的寒星,朝日本武士電掣而去。
當即慘呼聲大作!激射的箭鏃粗暴地撕裂日本武士瘦小的軀體,前胸入后胸出,帶出一蓬蓬血雨,有些同時被十幾支箭射中的倒霉蛋甚至被那巨大的沖擊力撞得雙腳離地向后飛了出去!
第一波箭雨尚未落盡,破空時再次響起,又是上千支弩箭刮風般射出去,沖鋒的日本武士再度倒下一大片,很多中箭倒地慘叫的傷員更是被利箭直接釘死在地上,人都死透了,身體還有微微痙攣。
日本武士的防護裝備真的太差了,有副皮甲算豪華型裝備了,竹甲也馬馬虎虎,更多的人只有一身粗布衣裳,這樣的裝備在臺灣特遣軍團弩陣面前,跟裸奔有什么區別?
箭雨在狂嘯,綿綿不絕,死亡風暴席卷戰場,每一秒鐘都有成堆人倒下,慘叫和四濺的血光讓僥幸沒有中箭的武士心尖直顫,他們的腳步不由自主的遲疑下來。
“不要停!加快速度!停在這里只有被人家當靶子射的份,島津家的武士們,證明你們勇氣和忠誠的時候到了,沖!”
“前田家的武士們,表現出你們的勇氣!”
“有馬家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