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上的人員開始清空,蒸汽機火車開始緩緩啟動。
“哐啷、哐啷!”
蒸汽機火車開始緩緩加速,速度越來越快。可以明顯感覺到耳畔傳來的風聲,當然最重要的是鋼鐵碰撞和摩擦的聲音。
事實勝于雄辯,這下這些議員們看著蒸汽機的火車,目光變得熾熱起來。
運輸能力和運輸損耗是制約著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雖然遼東的水泥路修建起來,重型馬車也越來越多,相比傳統的兩輪馬車,四輪馬車擁有著明顯的優勢。
可問題是,這種馬車需要兩匹馬,離開水泥路三匹馬都拽不動,當然,損失也不是沒有,只是相對減少一些。
特別是高爐越建越大,這讓礦石運輸越來越困難,幾乎所有的鋼廠都不可能滿負荷運轉。
眾人非常興奮,唯獨全旭不怎么開心。
讓誰花了七十萬兩銀子,弄了一個托馬斯小火車出來,誰也不會開心。
另外就是,全旭起初以為自己足夠聰明,可以在建筑高速公路的時候,把路基的事情省略了,可問題是火車與公路根本就沒有辦法并存。
人可以控制,戰馬如果萬一不受控制,那就容易釀成災難性的后果。
當蒸汽機火車,圍繞著三點八公里的軌道,呼呼啦啦跑了兩個多時辰,車廂里的煤炭耗盡,這才緩緩停下來。
不過,當然火車停下來的時候,全旭感覺自己的耳朵處于失聰狀態。
然而,嗅覺敏銳的商賈們,馬上發現了蒸汽火車的經濟價值。
程敬賢在沈陽左屯衛的原址上,與周圍五個鎮的農民合作,種植了大量的棉花,可問題是,運輸成了大問題。
棉花雖然不重,可是體型大,而且怕水,怕燃燒,運輸也是相當困難,他第一個跑到全旭面前道:“侯爺,這蒸汽機火車一輛需要多少銀子,門下準備買五臺!”
“我買三臺!”
“我需要買十臺!”
全旭望著眾人道:“諸位同仁,這個火車不賣!”
現如今沈陽、建州都成了遼東的糧食種植基地,開墾了糧田超過四千三百多萬畝,哪怕按照畝收三石計算,那糧食也會堆積如山。
糧食吃不完,肯定要賣掉,可是在路上損失太多了,這筆錢農民可損失慘重。
沈明澤有些不解:“侯爺,這火車為什么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