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五天的會議,又因為其他瑣事耽擱,直到崇禎六年的四月二十四日,這場關于蒸汽機火車的專項會議這才正式召開!
全旭想過自己當鐵老大,不讓那些商賈插手,自己修建鐵路,自己建造蒸汽機火車,自己管理,然后壟斷鐵路交通。
這可問題在實際計算以后,全旭悲哀的發現,根本就沒有可以執行的可能,他雖然從呂宋搞到了六百多噸銀子,這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石見銀山那里至少還可以弄到一百多萬兩,然而經過計算發現,平均每修建一公里鐵路,修建成本需要三千兩。
比水泥高速公路多出將近一倍,更何況,這只是平原地形的修建成本,鐵路可不僅僅在平原地形上跑,還需要通過高山和河流,修建鐵路也需要拆遷百姓,以及修建橋梁,開掘涵洞,這更是大頭。
遇到一座大山,挖通一條涵洞的成本,估計需要幾萬兩銀子,甚至十幾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橋梁。
想吃獨食,這是不行的,必須拉其他人一起搞,但是全旭必須擁有主導權。
為了商量戰略計劃,全旭只能一再推遲專項會議。
崇禎六年的四月二十四日,各地的代表全部抵達了遼東,當然距離更遠的臺灣和呂宋暫時沒有辦法,鐵路修到臺灣,全旭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情。
作為曾經的遼南議會中心,可以坐下一兩千人的會場,密密麻麻,坐無虛席。
修建如此大的會場,如果沒有擴音設備,全旭是沒有辦法直接與眾人開會的,只能一級一級傳達。
隨著所有人就座,整個會議中心內如同一萬只蒼蠅在飛,那陣勢甭得有多熱鬧了。
“侯爺到!”
一兩千名各界代表們整齊起立,躬身施禮:“門下拜見侯爺!”
“免禮,都坐吧!”
畢竟不是軍人,就連落坐這件事,用了足足半柱香時間。
全旭拿著話筒,開門見山的道:“首先,本侯向諸位解釋一下,為什么火車頭不能賣給諸位。”
這是眾人最有關切的問題,畢竟,他們都想擁有自己的鐵路,擁有自己的火車。
“大家也知道了,這個蒸汽機火車不能在公路上跑,只能在軌道上跑,可修建的這種軌道,大家恐怕不太了解這個成本,經過我們專業人員的測算,修建一千步鐵路,需要投入至少六千兩銀,諸位自己算一算,修建一條鐵路,那需要多少錢?”
聽到全旭這話,眾人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哪怕是身家千萬的富豪,有千萬身家,不代表可以拿出一千萬兩銀子,這是必然的,大明的物價特別固定資產,是相當值錢的,比如江南的水田,一畝需要十幾兩銀子。即使是北方的旱田,次日也要七八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