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鄭芝龍的三勝論
如果可以選擇,皇太極其實也不想出動軍隊,這支軍隊訓練依舊不夠成熟,別看多爾袞說得好聽,事實上,皇太極并不是一個外行。
雖然熱兵器時代的軍隊與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的。他雖然不懂熱兵器戰爭,但是他卻懂人性。
從西班牙人的教官眼中,他能看出嘲諷,看出不屑,唯獨沒有看出對強者尊重。
可是,也沒有辦法可以選擇,他已經扛不住了,大金國實在養不起一支職業軍隊。
“兒臣早就想找回場子了……”
豪格剛剛張嘴,就被皇太極狠狠地瞪了一眼,這一計凌厲的目光,讓豪格把嘴里的話咽了回去。
皇太極有些恨鐵不成鋼。
豪格就是這點腦子,這大金國怎么敢交給他手上?
打天下不是意氣之爭,大金國缺的就是底蘊,大明可以敗,敗十次二十次沒有關系,只要大金勇士不打進京城,大明的江山就不動不如山。
可是大金卻不成,在他承襲汗位之后以后,西征蒙古,打跑了林丹汗,讓三分之二的蒙古部落投靠了大金國。
當然,還有朝鮮國。
然而,隨著崇禎二年遵化城之敗,朝鮮第一個反復了,趨逐了大金駐平壤的使節,拒絕朝貢,至于更多的蒙古部落,就陽奉陰違。
隨著廣寧之敗,那些蒙古部落,基本上把大金當成空氣了,他們不交稅,不理會,甚至有時候還敢搶大金的部落。
柿子撿軟的捏,需要檢驗新軍的戰斗力,那也不能硬碰硬,只能先拿蒙古人練手。
看著豪格吃癟,多爾袞的眼珠子一轉:“汗王的意思是……”
“巴爾虎部襲擊我大金子民,劫掠我大金牛羊,此仇不報,本汗這口氣咽不下!”
巴爾虎部落,其實是一個古老的部落,。《隋書》稱之為“撥野固“。《新唐書》和《舊唐書》稱之為“撥野古““撥也古“。《元史》稱之為“八兒渾“、《蒙古秘史》稱之為“八兒忽“、《史集》等稱之為“巴兒古惕“。
巴爾虎曾經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一直在夾縫中聚聚散散,卻奇跡般保留了下來一樣,他們依靠的就是狐假虎威。在建奴崛起的時候,特別是渾河之戰,建奴獲得大勝,他們比科兒沁部更先投靠了建奴。
皇太極所說的劫掠牛羊,襲擊建奴部落這事,其實算不上是侵略戰爭,只能說是糾紛。建奴與蒙古聯姻,是他們的國家戰略,兩個民族相互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