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倒是想賑災,問題是一來路途遙遠,運輸不便,二來饑民數量也他娘的太多了,就算掏空幕府的糧庫也搞不定,所以德川家光也沒辦法了,只好跟九州百姓說:“你們想辦法去投奔海上之王吧,他會給你們一點照顧的。”
“海上之王”是鄭芝龍的大號,他曾在日本混過一段時間,娶了個日本媳婦,跟日本也算有點姻親關系。
九州百姓沒得選擇,數萬名武士前去投奔鄭芝龍。
這些日本武士對全旭恨之入骨,鄭芝龍要跟全旭作對他們舉雙手雙腳贊成,這段時間搶劫遼東商船搶得最歡的就是他們了。
這也是鄭芝龍的底氣,也不知道小矮子們的腦子是怎么長的,他們非常向往死亡,這一下,鄭芝龍學習全旭,一口氣打造了將近六千多艘自殺船。
這是鄭芝龍的底氣,全旭擁有先進的炮艦那又如何?
他有取之不盡的小矮子,可以為他拼殺,為他效死。
說穿了,這都是全旭造成的,他甚至要感謝全旭,是全旭成全了他。
就在全旭從遼東出海的第二天,他在海豹號上接到了第六師,其實全家軍第六師,就是原來的全家軍第六旅,第六旅是直接升級為師。
第六師下轄步兵第六旅,第二十四旅,第二十五旅,師直屬騎兵團,騎兵偵察團、炮兵團,輜重團,以及警衛團,教導團共計三旅又六團。
全家軍第六師是一個非常有著明顯特點的師,這里由于靠近土默川蒙古高原,所以陳應與羅世明非常容易獲得戰馬。
加上屯田的發展,全家軍第六師是一個非常另類的全家軍部隊,火槍和火炮方面,裝備只是比天雄軍略強,但是戰馬卻更多。
名義上,第六師下轄三個步兵旅,事實上,這個三步兵旅都屬于騎馬步兵,整個第六師擁有戰馬將近十二萬匹,人均擁有將近三匹戰馬。
進入崇禎六年九月,蒙古高原遭遇了罕見的黑災,進入十月,蒙古高原先是遭了黑災,接著又是連續四十多天的暴風雪。
小冰河時期的暴風雪是相當恐怖的,這讓蒙古人損失極其慘重,很多弱小的部落就此消失在漫天風雪之中,再也無跡可尋。
面對遍地冷死餓死的牲畜,蒙古人都絕望了,他們的牧群已經元氣大傷,接下來的日子可怎么過!
更可怕的是,在漠南、漠北地區,蒙古人所遭受的損失更加慘重,有些部落別說牛羊,連視若命根子的戰馬都死得沒剩下幾匹了,被生存壓力逼瘋了的蒙古人開始朝著河套地區遷徙過來,試圖從這片旱澇保收的豐饒之地獲得一點補償,湊合著度過這個大災之年。
其實任何游牧民族,他們度過難關的唯一方法,就是破邊而入,劫掠農耕區,從邊關城鎮獲得糧食、布匹等賴以生存的物資,成功了,他們的族群就能生存下去,如果失敗了,整個族群也就消失了。
一切都是為了生存,無所謂對與錯。
可問題是邊關的百姓也是要活命的,他們不是釋迦牟尼,可沒有從自己身上割下肉來喂飽貪婪的鷹隼的習慣,豺狼來了,他們自然要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