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高百萬成就現在真正的高百萬,高百萬是跟著全旭做罐頭起家,唯一的不好之處,他連續生了四個閨女,沒有兒子,準備再納兩房小妾,夫妻倆經過鬧矛盾。
這就是有錢人的苦惱。
全旭的臨時行轅中,搭建了一座巨大的木樓,莫約三四百個平方,對于這些從全家莊鎮就跟著全旭混的人,全旭是相當照顧的,來到瓊州城,就給他們接見洗塵。
來到這里,大家都知道要發財了,坐在那里的人人互相交換著眼神,這氣氛就可堪玩味了。
全旭在大名府的時候只是一個地主,他吃肉,大家跟著喝湯,隨著短短六年多的時間,全旭已經成為了遼東經略使,兼管著臺灣和呂宋,論地盤已經超過北直隸了。
關鍵是,全旭已經大明的武威侯爵,也就意味著他們與全旭的距離越拉越大,以后再也不可能像從前那樣串門子,串到全旭家里,也不可能跟著全旭蹭飯了。
這個時候,眾人的目光落在了趙德有的身上,他的年齡最大,而且與全旭的關系不一般,他們是一起打仗過的人。
趙德有吱吱唔唔半天,長長嘆了口氣道:“侯爺,咱們遼東的這生意,可是越來越難做了,只是……”
全旭笑道:“到了我這里,還有什么話不能說的?這里又不是議事府,議事府里說話,可不能信口雌黃,說了句要負責任,在這里沒有人計較什么!”
“本來也不敢向侯爺叫苦,只是,侯爺可以問問在坐的各位,生意太難做了,糧食再便宜也賣不出動,肉也是一樣,養羊養不好就會虧錢……”
“就是,一只肥雞,最多十五錢,一只羊賣到三百錢都賣不動!”
“明明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可為什么咱們卻越來越難呢!”
……
全旭只好向眾解釋:“這個土地和人口,有一個上線,那就是一旦土地超出了人口的承受能力,這日子就法過了,可同樣,一個市場的人口和消費能力是有限的,就像咱們遼東,一千多萬人,就算敞開肚皮子吃,一個人一年三石糧食足夠吃了,就算是一個人三石,也就不到四千萬石,咱們遼東一年可以產出多少糧食?就算三年連續絕收,庫存糧食也吃不完,可是,整個大明,糧食還是稀缺的,我們的目光要放在更遠的地方,比如說,現在的瓊州府。”
全旭就想利用殖產興業的戰略,把瓊州府的土地、資源、市場、金融,全面開放給遼東商人。
在全旭的支持下,遼東商人開始涌入了瓊州府,建立一座座客棧、貨棧、礦場和工廠,特別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資價格,那是一天一個價。
崇禎七年四月二十日,對于瓊州府的官場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瓊州府的官員,從上到下,都是一群郁郁不得志的人,要不然,他們也不到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
一般到瓊州府,無論是擔任縣令還是知府,再或者知府,都是罪官,得罪了一大幫人,來到這里當官,就是對他們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