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八章你不能趕我們走
瓊州議事府的成立,也代表著,全旭摸索出了一條針對頑固地主階級的一條擴張之路。
簡單的來說,就是政治上拋棄,經濟上打擊,政策上制裁,三管齊下。
四月二十四日夜,黃氏宗族的族長,黃宗昌帶著黃氏的一百六十三萬畝地契,前來找全旭投降。
一百六十三萬畝田地,作為一兩銀子,賣給全旭。
作為交換,全旭承諾,不擅殺黃氏宗族的任何一個人,但是有前提條件,他們違法犯罪,一律法辦。
黃氏向全旭捐獻白銀一百六十萬兩,作為瓊州府的基建資金,黃氏宗族成立黃氏罐頭廠和黃記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黃氏拿出三成股份,分別有遼東商盟的商賈購入,其他地主,在看到黃宗昌向全旭低頭,他們也采取一樣的策略。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如此識實力,還有人的堅持不動搖,比如瓊州府儋州的黎氏,儋州黎氏與全氏一樣,都是在南宋時期的望族,隨著南宋滅亡,移民瓊州府儋州,開枝散葉。
黎氏抱著拒不配合,全旭有種就殺光他們全家的執念。
于是,全旭就成全了他們。
崇禎七年四月二十六日,也就是瓊州議事府成立的當天,現任議事府的議長,也就是原知府倪元珙,宣布儋州黎氏隱瞞稅收,自正統三年以來,總計瞞稅七百八十萬兩。
這個數字怎么來的,全旭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儋州黎氏遠遠不如黃氏的財力雄厚,七百八十萬兩,黃氏也會破產,更何況黎氏。
瓊州議事府的議長雖然是倪元珙,事實上掌舵人卻是遼東出身的周均則,這個周均則是全記財務大掌柜周宏儒的大兒子,也算是全旭的直系鐵桿。
周均則與呂宋的李信一樣年輕,只有二十五歲,按他們級別來說,這個年紀實在是太年輕了。
年輕不重要,沒有經驗也不重要,反正全旭還年輕,他的可以試錯的機會,隨著金梯書院、遼東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他以后會有更多的人才可以使用。
關于教育,全旭最初其實是草臺班子,所謂的金梯書院,只是相當于現在的小學,因為那里是全旭起家的地方,地位有點特殊,就像周均則,他是金梯書院的高級年班學生,與袁宗第、華安等都是同學,他們比周均則更早走向工作崗位。
未來,遼東體系的學生就沒有那么容易了,他們升遷也會變得更加困難,遼東大學的大學生畢業,需要經過鎮、縣、州三級觀政,也就是實習,而不是像周均則這樣,直接上來委任重要官職。
崇禎七年四月二十九日,也就是三天后,倪元珙以瓊州知府的名義,對儋州黎氏進行抄家,所以黎氏直系子孫,流放到呂宋南部的棉蘭老島。
進行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