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全旭和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樣,他才不會耿直勸諫,而是像朋友一樣,給崇禎帶一些土特產過來。
打日本九州島,崇禎給全旭授權,全旭給皇宮送了一百多萬兩銀子,打了呂宋又送了八十多萬兩,打了瓊州府,全旭送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前前后后,崇禎收了全旭三百多萬兩銀子,相當于多了大半年的稅收,崇禎內庫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充實了起來。
隨著內庫充盈,崇禎的脾氣也在見漲。
終于等到晚上九點多鐘,崇禎終于等到了全旭。
崇禎看到全旭,不等全旭行禮,急忙上前打著招呼:“東升,好久不見,我真是羨慕你啊,你看看,咱們年歲差不多,你風采依舊,朕卻發鬢斑白……”
“陛下操勞國事,勞體費神,臣就是吃喝玩樂,沒心沒肺!”
“溫卿該向學習,如果治理一個國家!”
崇禎皇帝一臉郁郁:“遼東那個不毛之地,經過你的治理,如今已經成了為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
其實,憑心而論,也不能怪溫體仁,大明這個爛攤子,換誰上來都是一樣,不怕滿身的膿瘡刨除,大明的積弊就沒有辦法根除。真換成全旭當大明的首輔,他一樣也沒有辦法。
大明操蛋的制度,設立了六科言官,充當內閣大臣的反對黨,這些無恥的言官和御史,就是因為科舉考試成了進士,他們既不通庶務,也不理財政,治理國家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外行。
這些言官就像公知一樣,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就連周延儒一樣說翻船就翻船,如果讓全旭當這個首輔,他會憋屈死。
如果讓他舒服,所有的言官,他能全部殺光,一個不剩,這些人簡直就是浪費糧食。
“溫閣老已經做的很不錯了,換成其他人,也未必會比溫閣老做得更好。”全旭還是幫溫體仁說句公道話。
事實上,崇禎朝所有的內閣四十多位大臣,溫體仁是最有能力的一個,問題是,他不是東林黨,沒有足夠的小弟搖旗納喊,換成周延儒更加不堪。
崇禎皇帝仰天長嘆,目光越過全旭的頭頂看向遠方的天空,一臉惆悵。
這些言官就像公知一樣,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就連周延儒一樣說翻船就翻船,如果讓全旭當這個首輔,他會憋屈死。
如果讓他舒服,所有的言官,他能全部殺光,一個不剩,這些人簡直就是浪費糧食。
“溫閣老已經做的很不錯了,換成其他人,也未必會比溫閣老做得更好。”全旭還是幫溫體仁說句公道話。
事實上,崇禎朝所有的內閣四十多位大臣,溫體仁是最有能力的一個,問題是,他不是東林黨,沒有足夠的小弟搖旗納喊,換成周延儒更加不堪。
崇禎皇帝仰天長嘆,目光越過全旭的頭頂看向遠方的天空,一臉惆悵。
PS:稍等修改,差兩百字沒有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