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七章遼東大學墨學院
墨家的命運,相當的坎坷。這主要是跟他們的理念有關,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墨家的理念簡單來說是就是兼愛和非攻。
而儒家的核心思想則是:“仁為核心、為政以德、克己復禮、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民貴君輕!”
單從核心思想的層面來說,墨家和儒家其實都還不錯,就像某黨的三民主義一樣,站在今天的立場而言,三民主義并不過時,也不落后,早在一百年前,提出的民生主義,就是要平分地權,節制資本,私人不能操控國民生計。
然而問題,再好的經,碰到歪和尚也給念歪了,孔孟提倡民為重,可事實上,儒家從來沒有把民放在心上,一直只是作為一個打擊政敵的口號而已,動不動就是與民爭利,這個民,不是農民的民,也不是國民的民,而是士紳階級。
墨家理念實在太超前,如果放在今天的這個國際和國家大環境中,墨家的發展肯定不錯,他們或許會成為聲勢顯赫的發明家、人道主義救援隊,還有各種受人尊敬的學者。
墨家祖師爺墨子誕生于春秋這個百家爭鳴、卻又戰亂頻繁的年代,這位偉大的先賢可能是諸子百家中唯一一個貧苦農民出身、一步步爬上來的開山祖師爺了,也正是因為在社會底層目睹了太多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苦難,這位先賢強烈地反對一切形式的戰爭。
當聽說楚國要攻打宋國的時候,他千里迢迢趕到楚國去,冒著被楚王剁成肉醬的危險跟當時名滿天下的機關學大師公輸班大斗法,最終挫敗公輸班,說服楚王打消了攻宋的念頭,這還不算什么,最難得的是除了楚王等少數人之外,竟然沒有人知道他孤身一人救了宋國。
這種高貴的品質也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才有了孟勝殉城、腹(墨家巨子)殺子等可歌可泣的事跡。
但是到了秦漢之交,原本無比輝煌的墨家卻漸漸淡出了中華文化的航道,究其原因,一來固然是因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官學勾結,不斷打壓墨家。二來,也是因為墨家的思想覺悟要求實在太高了,從墨家鉅子到普通弟子,差不多都是用圣人的標準在要求自己,要求同伴。放眼天下,有幾個人能做到?
相比之下,儒家就沒這么嚴了,即便是斯文敗類,只要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就能出人頭地,甚至出將入相。當時的人都認為墨家不會玩文雅的詞藻,只知道干巴巴的寫出文章的大意,實在是掉價,而且墨家的生活跟苦行僧似的,這種活法實在是太枯燥了,難以忍受。
提起前塵往事,墨鏵的臉上不禁浮現一絲無奈的感慨:“古往今來,朝代更迭,一代新人換舊人,可世人還是那么愚昧和狹隘,墨家談科學,可惜人們寧愿相信虛無縹緲的蓍草龜甲。墨家崇尚技術發明,可惜在夸夸其談的仕人眼里,這些不過是匠人之作,奇技淫巧,對我們的心血不屑一顧,愿意投入墨家門下的人越來越少,到現在僅僅只剩下兩名弟子了!”
“唉,真是太可惜了。”
墨明智沖全旭拱手為禮道:“不瞞侯爺,老朽此番帶著兩名弟子現身,實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老先生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