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鏵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望著全旭道:“不瞞侯爺,七年前老朽正好路過大名府,侯爺剛在大名府大展拳腳的時候老朽就注意上你了。這些年,侯爺步步高升,從一個小小的大名府的一個地主,一路躥升到王侯之尊,著實令人敬佩,只是大人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地方,都明顯帶著墨家的影子,老朽想冒昧問一句,侯爺是否是我墨家分支的弟子?”
全旭微微愣了一下:“老先生為什么會這樣想?”
墨鏵坦率的道:“我墨家分支眾多,雖然日益衰微,但不管怎么樣還是有一些東西傳承下來的,侯爺的行事作風跟墨家實在太相似了,老朽想知道大人的師承。”
也難怪墨鏵會如此想,全旭的風格,與墨家的思想實在是太貼近了,就像全旭的起家之路,就是收流無數流民,從大名府地主手中購買地主,帶著他們耕作和開設一座座工廠,同時,開設金梯書院。
金梯書院是大明第一所不收學費,而且為學生提供校服、鞋子、餐食,以及書本、筆墨紙硯的學校。同時,與大部分儒家門徒相比,全旭非常另類。
大明士紳放貸,大部分都是九出十三歸,利滾利的高利貸,不把百姓搞得賣兒賣女,那是永不罷休。而全旭對外放貸,通常只收兩成利,而且沒有能力償還,那還可以延期,在外人看來,全旭簡直就是博愛。
更何況,全旭非常重視工匠的待遇,在遼東的工業黨體系內,各種職業中收入最高的其實并不是軍人,而是工匠,特別是技術高超的工匠。
最最最關鍵的是,全旭擺明了車馬,與天下至尊的儒家公開對抗,這種對抗其實從很早就開始了,從金梯書院到遼東大學,所有的全旭建造的學校,學生從來不會參加科舉考試,現在更是直接炮轟儒家的天人感應。
全旭這些年大力鼓勵發明、推廣幾何、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而且不管做什么都極力從用技術來解決問題的做法已經引起了墨家的注意,人家把他當成了墨家的傳人,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這位世外高人終于坐不定了,心急火燎的跑過來想弄清楚他的師父是誰,看能不能將他收歸正統呢!
全旭啞然失笑:“不瞞老先生,我真不是墨家的弟子。”
“不可能,你一定是我師兄的徒弟!”
墨鏵異常肯定的說道:“當年,并非老朽要搶墨家巨子之位,實在是師傅他老人家有命,老朽不敢不從!”
這又涉及了墨家的一段狗血往日,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諸子百家,還能光明正大存在于世的諸家,也僅僅就是道家和醫家,墨家則轉明為暗。
墨鏵本不姓墨,而是繼承墨家巨子之后改姓墨,他的師兄孫寄讓是一個天賦極佳的墨者,不僅僅精通力學、光學、幾何方面的知識,而且動手能力極強。然而,孫寄讓卻有功利之心,參加了萬歷二十九年的鄉試。
作為墨家長門大師兄,參加儒家的科舉,就被開革了墨家門墻之外,從此以后,孫寄讓再與墨家沒有任何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