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鍵苦笑:“提高產量?這談何容易!我唐王府名下的莊田,畝產量一石都不到,就算我把租子再減一半,佃農還是會切齒痛罵的。”
全旭眉頭大皺:“畝產量一石都不到?你們怎么搞的?你們拿著的可都是良田啊,一石都不到,那不是糟蹋地嗎?”
朱聿鍵苦笑道:“我也想不透,所以想請侯爺去幫我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全旭正準備說話,陳振豪急忙躬身施禮:“下官拜見唐王殿下,拜見武威侯!”
全旭盯著陳振豪:“你是……”
“下官,南陽知府陳振豪!”
陳振豪是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后為蕭山知縣,天啟三年遷刑部主事,因為審理劉鐸案,被魏忠賢貶低為民。崇禎二年復起,官復原職,崇禎五年六月,遷南陽知府。
任上也算是一個能吏。
聽到全旭可以解決南陽的糧食問題,陳振豪大喜:“下官代南陽百姓謝過侯爺!”
全旭不僅僅是大明最能打仗的將領,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要不是有些官員呼吁讓全旭擔任大明內閣首輔,溫體仁也不會仇視全旭。
雖然大明非翰林不能入閣,可崇禎可以給全旭賜同進士出身,只要崇禎愿意,全旭入閣誰也擋不住。
事實上,全旭也不是萬能的,讓他擔任內閣首輔,就算讓他擔任大明首相,他也一樣沒有辦法。
此時的大明,就像一戰時期的英國一樣,當時英國自由黨領袖向議會提出增加海軍軍費和社會改革法案,遭到上院否決。他的三個改革法案,如果獲得實施,英國不至于落下神壇,可問題是,保守黨和貴族一直在托后腿。
誰在大明首輔的位置上,一樣無法做出任何事,因為大明的官僚集團已經腐朽了,東林黨、秦黨、楚黨、浙黨、晉黨,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誰也不服誰,誰也救不了大明。
就像現在全旭在追討欠稅,如果成功,可以緩解大明的財政危機問題,甚至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可問題是,錢謙益、阮大鉞已經開始進京城了,他們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鏟除溫體仁的內閣。
事實上,東林黨人太天真了,別說內閣首輔,就算是崇禎皇帝,也改變不了遼東的整體局面,誰也無法從政治上解決掉全旭這個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