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百姓田地的分配按照人口來的,而且廢除了什么平民百姓不到四十歲,除非正妻無出才能納妾的規定,一般百姓家里的人口都是一妻一妾,或者一妻兩妾,戶均土地是三百畝以上。
即使不用打工,光憑著糧食收入,就可以賺到一百二十兩銀子,當然,如果是算上家里的綿羊、雞鴨、鵝、蛋甚至是牛、馬、豬之類的家畜,人均年收入在六十兩銀子左右,戶均收入不低于二百兩銀子。
這個收入放在大明,如果沒有良田萬傾的地主,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是良田萬畝的地主,那也沒法賺到這么多錢,一萬畝地,佃戶多收一斗就找不到人種,又沒有機械化,他們的收入更低。
崇禎挑的一戶百姓,男主人叫魯柱子,年約三十五歲左右,他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妻一妾,大兒子在全家軍軍中服役,目前駐守在呂宋。二兒子考上了遼東工業大學,目前還在學習。
大女兒二女兒和三兒子在石崗鎮上的學校讀書,至于四兒子,和三女兒則是不滿三歲,正在光著屁股在院子里瘋跑著。
“多謝侯爺,如果不是您,就沒有現在的魯柱子!”
魯柱子的妻子和挺著大肚子的小妾,正在廚房里忙著,正準備晚飯。
崇禎望著魯柱子問道:“現在有多少地?”
“算上我大兒子的嗎?”
“算上!”
“那就是一千五百畝!”
“一千五百畝?”
崇禎突然失去了觀看的興趣,這算哪門子百姓?
大明就算立國時期,那也沒有給百姓分一千五百畝地,最多的時期永樂朝,人均擁有六十二畝地。超過三百畝也是地主了。
魯柱子看著崇禎有些不相信,他還以為崇禎只是全旭的跟班,頓時笑道:“我大兒子魯山岳是少校團,參加過廣寧之功,在廣寧之戰中,斬首四十七級,光賞賜的軍功田就八百五十畝,他還在呂宋的時候,又立了大功,賞了兩百畝地,我大兒今年過年會回來成親,只要成親了,我就給他分家!”
聽到斬首四十七級,崇禎的臉色微微一變:“真乃猛士!”
如果在大明,一戰可以斬首四十七級的猛士,崇禎會賞賜魯山岳一個正三品的武官。
全旭問道:“一千五百畝地,你們一家人很難種完吧?”
“唉!”
說到這里,魯柱子長長的嘆了口氣:“我本想讓大兒子退伍回來,可是他卻要常駐呂宋,二兒子明年也該成年了,他卻要留在金州,大女兒也是,說要考什么遼東華佗醫學院。老三今年十二歲,說要要當海軍……我置辦下來這么大的家業又有什么用,沒有一個孩子愿意接手……真是不當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