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禎八年十二月上旬,全旭準備離開了北京城的武威侯府返回遼東。
崇禎打著探望八妹的旗號,前來武威侯府。
臨行時的時候,居然帶著太子和坤興公主。
崇禎皇帝比兩個月前更加憔悴了,人也瘦得幾乎脫了形。在支開了朱微媞和周皇后之后,崇禎望著全旭道:“朕這段時間一直在反思,這個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那么陛下想清楚了嗎?”
“沒有!”
崇禎非常光棍:“這滿朝文武,朕治不住他們!”
全旭坐下來笑道:“陛下,可還記得春秋戰國諸侯爭霸?”
“自然記得,戰國時期,列國征戰,血流漂杵!”
“沒錯!”
全旭接著道:“周天子擁有西六師,東六師,共十二師,天子直系軍隊為十二個師,然而當時,大諸侯最多可以保留兩師,而小諸侯只能保留一個師,在這種情況下,諸侯并沒有挑釁周天子的本錢,列國也能保持著基本上的和平,國家也可以保證穩定,可在周昭王時期,楚國楚國的不斷強大,開始蠶食江漢地區的諸姬封國,威脅周王朝南方地區安全,于是周昭王時期三次興兵討伐楚國,但是并沒有占到什么便宜,第三次還死在漢江上。在周昭王死后,周朝失去了西六師,全國開始失控了。”
崇禎隱隱有些明白:“你是說,在建奴造反,朝廷勝少敗多,朕就對天下失去了控制?”
“其實并不是,局勢失控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為陛下,這個根子埋在了英宗皇帝身上,當年土木堡之敗,朝廷二十萬大軍盡沒,那個時候,其實已經失控了!”
全旭淡淡的道:“二十萬精銳大軍,又有靖難元勛之一的英國公張輔,也先區區三萬人馬,能打贏大明二十萬精銳嗎?”
崇禎正準備辯解,全旭打斷了崇禎的話道:“陛下想說準備不充分……或者組織不當,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大明那土木堡之前,文臣還有聲音,還能光明正大的議事,在對朝廷政策有自己的發言權,但是,在那個事件之后,文臣開始凌駕皇權之上,大明已經埋下了現在的因果!”
崇禎盯著全旭:“朕信任你,可你就是這么回報朕的?”
“陛下真正信任臣嗎?”
全旭淡淡的笑道:“你還是真正信任的是文臣,信任他們,你知道建奴是怎么起來的?你怎么關寧軍是怎么起家的嗎?你知道晉商通敵賣國,文臣在里面充當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關寧軍為什么通敵賣國嗎?”
憑心而論,祖大壽一開始的時候,并不是像后面他一樣,他一個只屬于邊關男兒的千古名將英雄夢。縱橫遼東數十年之久的李家鐵騎在清軍的攻擊之下覆沒,關寧軍收拾李家鐵騎的余燼,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之下崛起,祖大壽逐漸高升,成為關寧軍的四大名將之一。
然而問題是,那些文臣在干什么?
一次次出賣了明軍,其中也包括了關寧軍,祖大壽真正的脫變是在歷史上的大凌河之戰之后,他發現自己就是一顆可憐的棋子,于是他開始脫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