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在接到崔成友的支持,帶著幾十個親兵悍然發難,一舉將那幫禍害拿下,扔進了大牢,奪取了西安城的軍政大權。他當陜西巡撫那幾年贏得了很高的威望,登高一呼,自然是從者如云,西安軍民群起響應。
一萬六千余秦軍易幟,加上孫傳庭臨時招募的民壯,秦軍迅速擴大到兩萬余人馬,他自稱商國陜西議事府,號召士紳、豪強加入到商國之中。
要知道河套議事府影響最大的其實就是陜西和寧夏、當然還有山西一部,其實商國的體系那一套,對于普通士紳并不算友好,但是對于大量豪強和庶族地主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在大明的制度中,文臣撐握著軍政大權,士紳掌握著地方話語權,至于庶族地主和商賈都是被欺壓的對象,隨著越來越多的地主和地方豪強加入,秦軍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陜西各府紛紛易幟,沒有辦法,李自成在陜西鬧了幾年,光知府級別的官員殺了好幾輪,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護好地方,而且這官當得實在太危險。
關鍵是京城之中的文臣集團引清軍入關,擺明了爭奪天下,而全旭也開始爭奪天下,他們沒有趕上跟皇太極混從龍之功的投機者,只好跟著全旭混了。
你看看人家孫傳庭,跟著全旭嚴查偷稅漏稅,結果混上了陜西巡撫,雖然被清算,降職為西安府的知府,結果現在又成了議事府的議長。
隨著時間的推行,全旭體系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現在商國那么大的地盤,只有黃龍府、會寧府、遼陽府、北鎮府、黑水府、安東府、臺灣府、瓊州府、呂宋府、南陽府,河套議事府以及現在的陜西議事府。
可以說,議事府的議長,那就是巡撫級別的高官。
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
大明的巡撫上馬管軍,下馬牧民,可以說是封疆大吏,然而,議事府的議長可沒有軍權。
可不管怎么說,投機者開始涌向全旭的陣營,于是,幾乎是一夜之間,整個陜西各府,開始懸掛著黑色的旗幟。
同時,改革也在持續的進行中。
率先廢除地方州、縣政府,成立地方議事府,而且地方則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十保為一鎮。
陜西議事府開始宣布商國稅法,編戶造冊,頒發商國百姓身份證,每一鎮設立一座小學,每一縣設立一座中學,作為陜西府的府治所在地,長安大學也在籌備之中。
崔成友有些不解:“孫大人,為何陜西一省之地,皆贊同我主之法?”
“無他,利益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