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樹的影!
易云這個名字,在這幾天時間已經是傳遍了天下讀書人的耳中,一首望江樓序,加上創作背景,更是被廣為人傳。
前世的滕王閣序,能夠被稱之為天下第一駢文,除了確實寫的好,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這背后的故事,王勃的命運坎坷還有絕唱。
而易云雖然不是絕唱,但被人誣陷,一篇流傳千古的駢文卻未做完,這故事還有這份遺憾,讓得這篇文章直接是被稱之為當今天下第一駢文。
后來者會不會有超越那不知道,但觀歷史古今絕對是第一。
據傳,那位出現在饒州府的副監察司金誠,就在三日之前便是辭官,吐血臥病在床,而這金誠所在的老家,也是有不少讀書人上門怒罵。
文壇第一罪人金誠!
更因為金誠是法家弟子,不少儒家弟子更是拿當初儒法之爭來說事,說這是法家對儒家的開戰,許多讀書人還前往孔廟請愿,要誅金誠。
在這種情況下,臥病在床的金誠終于是頂不住了,于昨日選擇了自盡,只不過這消息還沒有傳到京城罷了。
徐維,西湖第一狂生,名頭也很大,但知曉的人更多的是最近三屆參加過國試的學子,像那些府試都沒有過的,或者已經是金榜題名的儒家官員,對于徐維便是陌生的好。
前者是因為還沒有接觸到這些,后者是因為根本不在意這些,他們只會在意每屆金榜題名的那些學子,一個放棄國試的人,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被他們給放在眼中的。
“為何這么的安靜!”
就在現場一片寂靜的時候,有聲音響起,隨后更是有尖銳的高聲輕喝聲:“榮親王到!”
在場的學子們聽到這聲音,連忙是讓開了路,便是看到了一位穿著華服的中年男子在一群人的簇擁著朝著這邊走來。
“見過榮親王。”
“見過寒山居士。”
榮親王,一生只好做學問,給自己取了一個寒山居士的稱號,所以熟悉榮親王的人都知道,他喜歡別人稱呼他為寒山居士。
‘諸位好啊。’
榮親王笑著打招呼,也是走到了徐維和易云跟前,看到易云的時候眼睛微微一亮,道:“沒猜錯的話,你就是鎮北侯的二兒子易云了吧,此次宴會本王原本也想要邀請你的,但鎮北侯到底是朝堂重臣,本王只是一個閑散王爺,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這才沒有讓人送請帖。”
所有人聽到榮親王這話,便是知道榮親王這是自謙,一個沒有實權的王爺確實不如朝堂重臣,但榮親王的情況不一般,自動退出皇位之爭,還幫助當今圣上登上皇位,深得當今圣上的信任,若不是榮親王自己不愿意,只要他開口,當今生生必然對他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