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陪伴在周可身邊,何曉彤能夠清楚感覺到閨蜜的痛苦與悲傷,周可家太難了,自己也為周可流淚。
何曉彤想過一個對周可乃至對周可家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讓周可給表哥當牛做馬以報恩。
當牛做馬有些夸張了,簡單說就是讓周可去表哥家當保姆或者傭人。
傭人是國外的說法,在辰國用“保姆”稱呼,兩者是一樣的。
周可去表哥家,給表哥做飯,收拾別墅,表哥也會給周可一個相對較高的薪酬,能夠讓周可支撐起自己家,周父即便出院了,每個月吃藥也要花很多錢。
周可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報恩,卻沒有想過報酬的事情,有報酬的話,在周可看來,這恩情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報恩歸報恩,暫時大家都想要讓周可完成大學學業,有什么事,大學畢業后再說。
周可在想著報恩,周父周母也在想著該如何賺錢,看著自家閨女身子不斷消瘦,他們難受的要命。
周父沒想到什么賺錢的方法,畢竟自己就算出院了,也做不了什么活,還需要人照顧。
終究是一個文化程度低的農村人罷了,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能夠賺錢的方法有太多太多,只不過能夠掙大錢的方法少也非常不容易,通過互聯網賺點小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周母倒是想到一個賺錢的方法,就是在這醫院中,有病人的親屬沒有時間來醫院,就花錢雇傭護工來照顧病人,每天最少兩百塊,周母感覺護工做的事情很簡單,自己也能做,可以試試,卻還不知道,這護工是需要考證的。
不管接下來的日子有多艱難,周家三人都在努力向前走。
比如周父,兩次想到死,卻都放棄了。
第一次想到死是在縣醫院檢查出患重病的時候,治病需要花那么多錢,會拖累女兒,選擇回家等死,因為周可借到錢,在王恒的勸說下,放棄等死想法,去醫院治病。
第二次則是在手術蘇醒后,知道自己動手術期間出了這么多事,花了更多錢,周父深感自己拖累妻子和女兒,又想到自殺。
但是看到妻子和女兒都在努力,都希望自己活下去,自己也是她們堅持的動力,周父再一次放棄尋死。
都已經花了這么多錢,就這么死去,那之前花的錢全浪費了,活下去,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能活一天算一天。
也是因為周父念頭轉變,連身體恢復速度都加快了不少,而周母和周可,感受到周父的變化,自己身上也多了股勁。
稍微了解到一點周可家情況的護士們,好幾次都在感慨著,換成她們家,都做不到周可家的地步,醫院里見到悲慘的事情多了,也很少有像周可家這般。
不自覺的,護士們對周父比其他病人要更用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