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你愿不愿意拜師?”在王恒連續來顧氏武館習武的第八天,顧穎突然開口問道。
這八天來王恒的表現讓顧穎驚為天人,原來這就是真正的武道天才,即便已經成年,依舊能夠在武道上大步邁進,或許今后王恒能夠在武道上與自己并肩,甚至超過自己。
即使差一些,這樣的武道水準也足夠成為顧家拳傳人
聽到顧穎的詢問,王恒反問一句:“拜師與不拜師有什么區別?”
“拜師的話,我可以將全部的顧家拳傳授給你,不拜師只以武館學員身份,只能將一部分顧家拳交給你,并且拜師只是一個名義罷了,不會對你有多少約束。”顧穎解釋一遍。
對于顧穎的解釋,王恒多少能夠理解,古武本就是師父傳徒弟或者父親傳兒子,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想要學到古武精髓必須拜師,不拜師,多數只會教個皮毛。
這也是古武衰落的一個原因,相比于老師和學生,師父和徒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在古代師父的地位與父親一樣,到了現在,師父的地位已經不如父親,但也要遠高于老師。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有個師父,更喜歡關系簡單一些的師生,王恒就多少有些不愿意拜顧穎為師,顧穎只大王恒兩歲,“師父”王恒真喊不出口,換成“老師”就比較容易了。
這八天來,學習一點顧家拳,王恒能夠感覺到自己對身體力量控制的提升,也會了一點打斗技巧,總體來說還是很喜歡學習顧家拳的,而且濱城這邊找不到第二家傳授古武的武館。
不拜師也能繼續學下去,可是無法學習到完整的顧家拳,心里會感覺不舒服,還不如一點都不學習。
非常的猶豫,不過思考幾秒后,王恒想到一個不錯的主意。
“館主,咱倆年齡相差不大,‘師父’我可喊不出口,你看可不可以來個替師收徒,我喊你‘師姐’。”
顧穎沒有思考多久就點頭同意道:“可以,等會你跟我去一趟我家,給我父親上柱香,你就是顧家拳傳人,我會將顧家拳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你。”
“師姐,我會認真學習。”
顧穎接受“師姐”這個稱呼,又重新給王恒講起顧家和顧家拳的起源,顧家拳重殺敵,是顧家一位投身軍旅的祖先創造出來,被顧家先輩們一次次改進,才有今天的顧家拳。
實際上絕大多數古武在創造出來后,都經過一次次改進,若是不改進,很容易被時代拋棄,漸漸沒落。
然而現在是科技時代,即便古武不斷改進,絕大多數古武依舊在沒落,顧家拳就是其一。
原本顧氏武館開在辰國南方一個大城市中,依靠顧父打出一點名聲,吸引一些人來學武,少數有天賦的人被顧父收徒,可是隨著顧父病逝,那些徒弟全走了,顧穎還要上學,無法支撐顧氏武館。
顧穎大學在濱城上的,學的是中醫,畢業后留在濱城,在干姐姐的幫助下,顧氏武館重新開起來。
繼承父親的理想,顧穎也想要讓顧氏武館和顧家拳發揚光大,但現實讓顧穎漸漸放棄這個理想,轉而只想讓顧家拳繼續傳承下去,可直到今天,也沒有讓顧家拳多幾個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