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投降本在周奇的意料之中,不說其父宇文化及的勸說;隋廷差不多已經名存實亡,難道宇文成都保不住隋廷便要棄宇文家去盡忠嗎。
宇文閥有數百人,不好安置在江南等地,那里經過數年治理,平和繁榮局面已經形成;宇文閥貿然駐扎在江南,對雙方都不是個好局面。
江淮揚州就是個不錯得到選擇,此地剛剛被凈蓮寺占領,還沒開始改造治理;完全可以劃分出一塊地方安置宇文閥的人。
而且宇文閥中有不少士人,剛好可以安置在江淮各地;不過一切都要按照凈蓮寺的規矩,否則難免要被清算。
至于隋廷百官和宇文傷所立的新君,周奇沒半點興趣;所謂的新君可收人心這種鬼話他也沒聽,至于百官之用周奇更是理都不想理。
這些人全都是士族門閥,天生就站在凈蓮寺對立一面,而且長江以南的民心已經歸于凈蓮寺,剩下的北地盡在士族門閥手中,根本不是所謂的新君能忽悠的。
周奇直接去信給洛陽的李淵,讓他出資贖回百官和隋廷新君,否則拉這些人去運河做勞役。
給李淵去信的同時,周奇還將此信傳遍天下官員手中,借此威逼李淵必須答應,否則北地那些士族門閥和李閥肯定離心。
朝中百官有不少家族都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要真因為李淵不肯出錢被拉去做勞役,那恐怕無人肯為李淵出仕了。
宇文成都的大軍被周奇裁至六萬,剔除了老幼士卒,留下的近乎全是青壯精銳;被剔除的士卒便被安置在江淮各地,分其田地轉化為民。
這六萬大軍依舊歸于宇文成都,不過周奇還是安置了三分之一的將領;一是補充人手,壽縣一戰宇文成都的大軍將領死傷不少,二也有監視的作用,不然就算周奇放心宇文成都,凈蓮寺麾下其他人都不會放心。
將大軍交還給宇文成都,讓他生出不少感激之心;宇文成都本以為自己會被卸掉兵權監視一段時間,沒想到剛剛養好傷,便被賦予重任和信任。
至于裁了幾萬士卒和安插將領,宇文成都絲毫沒有意見;相反剔除那些老弱反而提升了些許大軍戰力,而且凈蓮寺還供給大軍不少精良的兵甲,后勤也是足量的豐富,比以往在隋廷好上許多。
雖說這樣一來,大軍后勤全部被凈蓮寺掌控;但這也別無他法,精良的兵甲加上足量豐富的糧草和兵餉,恐怕也只有盤踞整個南方的凈蓮寺才能負擔的起。
等過段時間,六萬大軍的士卒習慣了凈蓮寺的補給;就算宇文閥有些人心懷不軌,想要攜裹大軍造反,只要后勤軍餉一停,任何反叛都生事不了。
這段時間,周奇便一直待在揚州處理政事,江淮新占,無論是大軍駐扎建立防線還是地方民事,都要周奇去處置;不過魏徵已經派了不少官吏前來,能幫周奇分擔不少瑣碎之事。
打壓世家門閥是凈蓮寺的慣例,不,應該說打壓不法才是凈蓮寺的管理;若是世家門閥自身無錯,找不出半點違法之事,那周奇也不會刻意潑臟水針對。
但這種世家門閥實在太少了,在這個時代,無論那個世家門閥,都是吸著底層平民的血發展起來的。
不過在周奇占據了半壁天下之后,便有不少士人投靠了過來;天下之勢近乎分明,最后奪得不是李閥便是凈蓮寺,這時候除非全力押寶李閥,不然都會兩頭討好。
當然和周奇有大仇的士族便另說了,比如被拿捏在手的百官,這些人身后的世家便不會向凈蓮寺示好。
洛陽,皇宮。
此地值錢的東西全部被宇文閥臨走前搜刮一空,自李淵進入洛陽,多加修繕,才勉強恢復了以往的景氣。
剛剛得到傳國玉璽的李淵,還在思考另立一位楊氏族人為皇帝,借此拜托宇文閥手中那名新君的影響;但是南方來的書信,徹底打亂了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