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和尚!”
李淵看完書信后怒極拍椅罵道,完全忽視了殿內還有兩位是佛宗之人。
師妃暄眼中閃過疑色,出聲問道:“李閥主,發生了何事?”
李淵氣到無言,直接把手中的書信傳下,讓點殿內眾人挨個傳閱。
所有人接過看完,臉上無不變色,隨后不是苦笑便是顯怒于外。
師妃暄接過一看,也是凝眉皺目,顯然理解了剛才李淵為何會怒罵和尚。
“此事萬萬不能答應,如此多的糧草兵甲,還有戰馬軍備,幾乎能支撐的炁二十萬大軍了!要是給了,那凈蓮寺的實力不知道要翻上幾倍!”
李閥內一高手李神通率先開口拒絕到,剛才看那書信,他差點被信中所勒索的物資氣的撕掉書信;這要是答應了,恐怕他們李家自己的大軍都會缺乏物資糧草。
“可若是不給,豈不是與天下士族離心?”
李淵二子李世民遲疑說道,單單離心也就算了,就怕于天下士族門閥反目成敵。
若是沒把人贖回來,他們率軍去攻打凈蓮寺,對方要是把百官往城墻上一拉,這城還攻不攻了?
攻城,百官死定了,他們李閥還會被眾多門閥士族怨恨;這時候在隋廷當官的,肯定是家中重要之人,明明可以用物資贖回,但是李閥置之不理,反而攻城將人害死....
若不攻城,那天下還怎么統一?
對方恐怕拿捏的就是這點,所以才會索要這么多,偏偏李淵還不得不答應下來;除非他也不需要門閥士族的幫助,但這根本不可能,他們李閥才多少人,少了門閥士族的助力,這近乎統一的北地將會再次四分五裂。
李淵也看出這一點,才會怒極大罵;而且還必須盡快將人贖回,不然真被拉去做勞役,就算人贖回來,恐怕百官對李閥也會生出怨恨。
李淵咬牙切齒的吐出這兩個字說道:“去湊...”
“大哥,這怎么可能湊得齊?除非將自家大軍的兵甲全部扒下來,才勉強做到。而且咱們原本便卻糧草,根本湊不齊這么多。”李神通聽到李淵這般說,不由怪叫出聲的反對道
殿內其他人也默然不語,想不出什么好辦法;這書信怕是散遍天下,過些時日便會有不少門閥士族的人登門向李淵求助,那時候才會是真的被動。
師妃暄輕嘆一聲,開口對李淵說道:“李閥主,佛門可以湊出一些,不過需容三日。”
李淵聽聞,難看的臉色擠出一絲笑意,對師妃暄抱拳謝道:“如此,多謝師齋主了。”
“父親,不如主動將各打世家相邀商議,言明單憑李家,實在難以湊齊如此多的數目,將此事分擔在眾人身上,總好過李家一人抗下。”
李世民開口說道,在場的眾人聽到后,臉色都好上不少;這是個辦法,哭窮總比硬抗要好。
見李淵點頭贊同,李世民繼續說道:“至于糧草,倒也簡單,開洛陽倉便是,反正此舉要救回百官,想來也無人會說,而且也能補足李家大軍糧草不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