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馬上跟他聯系!”
可是,我一連打了三次電話,楊子洋竟然都不接!
算了,隨他去吧,既然己經解約了,我們也沒義氣再通知他案件進展。
并且,我們己經打過幾次電話了,你不接那是你的問題!
我放下電話,有種好心沒好報,好心被當作魚肝肺的感覺……
第二天下午,我便收到靜飛發給我的結算通知,佳魚股份未被上審的三十多人賠償款已經打到我們律所賬號了。
接下來,我的工作便是根據判決書制作付款結算單,核算出每個人的賠償款總金額、應扣律師費、應返訴訟費、應付賠償款等等。
然而,被告打給我們的款往往只是一個總金額,并沒有說支付的都是誰誰誰的賠償款。
所以,我必須根據推測核算出要求結算的同批所有人的金額。
只要這些人的合計金額與收款的總金額對得上,就可以確定就是這些人的賠償款了。
這項工作費時費力,是個細致的活兒。
當然了,靜飛制作的付款結算表中都提前設好了公式,只要把數據輸入表格,相應數據都會自動計算出來。
所以,只要輸入的原始數據正確,計算結果就絕對不會出錯!
這一批三十五人,我得把他們的一審判決統統翻出來,再一份份查看判決金額。
每次干這個活兒時,我都覺得頭大!
因為象這樣結算賠償款大多數案件都是在一審或者二審結束后半年到一年左右時間里。
這當中不知又收到多少份判決書了,再回頭去找前面案件的判決書,真的很花時間和精力。
我們畢竟不同于一般民商事案件,一個律師一年有個三五十份案卷就己經很多了。
我們的判決書成百上千份!
辦公室里書架上堆的是判決書、墻四角堆的是判決書,書架下面的地上堆的還是判決書!
雖然我改進了工作,在每批判決書上都貼了標簽,注明了日期,只要在電腦中查到人名,看看他判決收到的日期,就能相應地找到判決書。
但問題是,他們的判決書上面可能早就推放上了幾大摞判決書了。
每次找判決書,我們都要累出一身汗!
沒辦法,判決書真的太多了,靜飛專門租了一間辦公室當檔案室,但仍然放不下!
給我們律所財務的付款結算單做好了,下一步就是一個一個通知當事人結算款項及讓他們提供個人賬號信息。
然而,結算消息發出后,有的當事人很快就把個人賬號消息發給我們了,有的當事人卻拖拖拉拉,需要你再打電話催他們,還有的當事人直接就失聯了!
留給我們的手機號碼不是空號,就是停機了。
我們只能發短信、電子郵件通知留痕,先履行通知、告知義務,以防后期產生糾紛。
除了這些失聯的,統計齊全了其他所有人的賬號信息后,我便把三十多人的結算賬戶表發給律所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