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容牧帶兵從云州出發白道城這日,是個罕見的艷陽天。
不過因為北地太過寒冷的緣故,即便有陽光也并沒有溫度,依舊是朔風凜冽,刮得人臉頰生疼。
城墻根下積滿了前些日子里下的雪,雪化了又凍,在表面上結成一層冰碴。
不遠處幾個士兵正在鏟雪開路,城墻下裹在厚厚冬衣里的李容牧在和陳堯做最后的告別。
秦榔兒和李容與一左一右站在他身后,這一次他們也要同去白道城,定智則會留下來,繼續義務做一個沒有編制的軍醫。
走過場的話該說的也已經說的七七八八了,冬日的白晝本就短暫,李容牧一行人也到了該上馬出發的時候。
陳堯望了一眼跟在李容牧身后的出塵,那個被自己視為知音的小和尚,輕聲道了句,“多保重。”
李容與報以微笑。
三人很快上馬,在他們身后還跟著五千騎兵,為保險起見,陳堯是在陳言親手培養起來的驍騎營里挑的人,個個都是能以一當十的精兵,哪怕對上突厥萬人,也有能力與之一戰。
李容牧這一次去白道城做珥,若途中萬一遇上什么差錯,這些人至少也能比普通騎兵撐得更久一些。
五千人的軍隊隨著李容牧的一聲令下開始移動起來,他們由十人一排,呈一條長長的直線,將隊伍盡量拉長。
李容牧三人走在最前面帶隊,身影很快消失在了緊跟其上的騎兵之后。
……
……
幾乎是和李容牧出發的同一時間,謝玄也帶人開始從易州出發趕往靈州道。
他身為幽州總管,按理來說不應該擅離職守太遠,但謝玄借著剿匪的名義,慢慢向西移動,一時倒也也無人發現異常。
眾人都只當他是已經清除干凈了易州境內的匪徒,所以在向西繼續尋找目標。
謝玄的軍隊如今在北地的名聲很響。
北地的百姓們多多少少都受到過謝玄的幫助,無論是山匪和山匪的家人們,還是普通的北地老百姓。
易州缺糧食,謝玄就遣了謝墨特意從洛陽運糧到易州,熬成粥施給百姓。
代州因為打仗的緣故,資金周轉出現了問題,謝玄就派王二去和代州的陳霖做交易,直接向陳霖購買武器和盔甲,幫他解決代州的燃眉之急。
只不過他做這一切都是打著李容與的旗號在行事。
陳霖因為受了恩惠,并沒有出言解釋澄清,而不知道謝玄名義上是在尋找李容與的老百姓們還以為謝玄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受到了那位郡主的指使,心中對李容與愈發感激涕零起來。
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北地的官員們對李容與的失蹤三緘其口,百姓中卻漸漸傳出了太子嫡女因為看不得老百姓受苦,所以千里迢迢從長安城趕來,只為拯救北地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故事。
北地一眾官員們雖然不理解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傳出,但是礙于受過謝玄的幫助,也并不好多說什么。
官員們不知道的是,百姓之所以會這樣以為其實并非空穴來風。
寶珠這段日子里一直偽裝成李容與的模樣行事,原本剛開始是為了說服陸騫的五十精兵歸順,但時間一久,她與謝玄就發現,郡主的身份更像是一個符號,它不光可以凝聚軍心,其實還可以做很多事別的事。
比如寶珠可以親自去施粥。
隔著冪籬,沒人見到她的模樣。
而謝玄此時又剛好對外宣稱這粥是郡主下令施的。
那些見到了寶珠的百姓們自然而然就會將寶珠的形象和那個朦朦朧朧的郡主身份聯系到一起,最后誤以為是郡主親自為他們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