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易如歌白天和鳳逸一起施藥,累了就嘗嘗狄爺爺做的比御廚都不差的飯菜,還可以逗逗羽逸軒。
她沾著枕頭就能睡著,反正她也沒有對不起過狄爺爺的孫女狄霜。是狄霜搶了她的未婚夫。
不過,就白珂那副中看不中用的樣子,白送她都不要。
她日子過得著實不錯,除了偶爾會聽到對鳳逸不利的話語。
她的心,無法控制地為又一次開始為鳳逸的未來擔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鳳逸的確在這瘟疫村里得盡民心。可若是這瘟疫村里的人知道,他們深深恨著的周國皇帝,鳳華的兒子鳳逸就是這位為自己祛除了瘟疫的人,他們還會相信鳳逸的話,以后愿意擁護鳳逸嗎?
似乎不太可能,所謂刻骨之仇,就是哪怕流干了血,也能看到“仇恨”這兩個字刻在骨子里。
在大部分瘟疫村中人心里,都是鳳華害他們到此,只有少數如狄爺爺和羽逸軒這樣的人,才明白白學也是幕后黑手。
可是世人總是能看到明面上的仇人,并把所有的怨恨都朝那個靶子射過去,而不會對暗箭傷人的小人記恨,甚至因為那小人戴了一副好人的面孔,而對他感激涕零。
就如這幾日,易如歌看到白學象征性地派了幾次人來,給這里的百姓們丟了一些沒人要的舊棉襖,舊家具,他們居然像是過年一樣歡天喜地,完全沒有考慮過,給他們帶來這些災難的就是白學本人。
許多人待在齊國久了,日日看到白學深情厚誼的表象,開始愿意相信自己心中信奉的皇帝白學,是個蓋世無雙的大英雄。心甘情愿地被他迷惑,連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要說白學也的確是個人物,他人在齊宮里,只是動了動嘴皮子,扔了點不要的垃圾級,就能讓自己名利雙收。這樣的心機,放在現代,的確是導演的好材料。
瘟疫村中人八卦細胞,卻因為這個消息,猶如冬眠結束后的蛇蟲鼠蟻那樣涌了出來。
像是朝垃圾般聚集那樣,每一個人幾乎都在夸獎白學,只除了孫女狄霜被搶走的狄爺爺和嘴硬心軟,非常關心鳳逸的羽逸軒。
易如歌還沒來得及擔憂完鳳逸,自己的處境也開始堪憂了起來。
大約真的是飽暖思**,在鳳逸和易如歌的幫助下,大家的日子好過多了。易如歌這些日子里,聽了不少瘟疫村里人臨時準備的聽書段子。要說豐富人的精神生活,那的確是好的。但當自己成為別人嘴里面義憤填膺,恨不得處之而后快的反派,那滋味可就不太好受了。
這幾日在瘟疫村,聽到別人開始罵她的時候,易如歌心里著實驚訝。
為什么她又成了傳說中的惡毒女配,她明明已經對男女主敬而遠之了,連女主的爺爺狄爺爺都不說她壞話。反而一個勁地說自己沒有管好自己的孫女,讓她做了如此下賤齷齪之事。
還有,先魏昭帝勤政愛民,一生中除了傾心離歌,冷落后宮佳麗,還想要嫁掉后宮妃子的劣跡外,基本上就是明月皎皎一樣的人物,沒有瑕疵,完美到讓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