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吳叔再次帶著葉安來訪時,石洋已經見怪不怪了。
他將人再次引進堂屋后,靜靜地退出來。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
眾人落座后,吳叔看著這沉穩安靜的夫妻倆,暗暗點頭。
他看這兩孩子也不是傻的,從他們先前接觸的兩回中,應也能猜出些他們的身世背景了。
但此刻蕭烈和傅胭都沒另獻殷勤,很是沉得住氣。
更何況,這幾日他們也不是一事未作等待著。
從蕭家附近的住戶客人以及安平村里打探來的消息,他們也了解了更多。
總而言之,若是老爺知道了找到的親人如此不錯,定也能得到些許寬慰的。
吳叔放下茶杯,主動道:“咱們不妨先取出玉佩,驗看一番吧。”
蕭烈點頭同意,從懷中取出玉佩放到桌面上。
吳叔也將他帶來的那塊放到一起。
兩塊青白溫潤的玉石如出一轍。只一塊背面刻著“錦”字,一塊背面刻著“卓”字。
單看質地和樣式,眾人心里已有定論。這故人算是找對了。
吳叔走近,將兩塊玉石的底部靠攏相接,兩塊玉內原本的線條就連成了一片葉子的形狀。
若分開來,便只以為是玉石原有的紋路,看不出什么形狀來。
因而蕭烈原先從未注意過。
吳叔笑道:“果然如此。”
他指著這連接成型的葉子紋路對蕭烈傅胭解釋道:“這兩塊玉,原就是出自同一塊玉石。匠人依據這片原有的葉子狀紋理進行切割打磨成兩塊相同的平安扣。”
“它們作為葉家子嗣的一個身份象征一塊給了哥哥葉卓,也就是我們老爺,一塊給了妹妹葉錦。”
蕭烈接道:“也就是我娘。”
吳叔嘆口氣:“對。”
可惜如今玉找到了,人卻不再了。
蕭烈怔怔地看著桌上的兩塊玉。
她娘真的就是葉錦。她娘也有親人,有哥哥掛念。
沉默了一會兒,蕭烈伸手將娘的玉重新收回懷里,坐回原位。
吳叔見此,也將另一塊玉石收好。
這玉既是老爺的一個身份象征,可得好好保存好,等回京后還得還給他呢。
比這玉更有價值意義的東西,老爺多的是。可因著這是與胞妹共同的身份信物,老爺一直都妥善保管著。
若不是這回收到線索,老爺又無法親身前來,他也舍不得將玉石交給他哩。
李錦就是葉錦,蕭烈蕭簡便是他家老爺的親外甥,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了。
三年的尋找終于塵埃落定,吳叔松了口氣。
他溫和地笑道:“阿烈,我叫你阿烈行嗎?”
“吳叔您說。”蕭烈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