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諾在青藏高原舉著手機找信號投出的應聘簡歷,至今還沒有回音,招聘公司的網站上,也沒有進度提示。這家公司沒有留下任何聯系電話,于是,馬依諾便在信用網站上檢索,找到了公司預留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
電話的另一頭,說自己是公司辦公室,不負責招聘的事,給了馬依諾一個據說是人力資源部的電話號碼。馬依諾又撥通這第二個號碼,電話那頭依然說自己不負責,給了她第三個號碼。馬依諾像皮球一樣被如此傳了四次,才終于在撥通第五個號碼時,找到了真正負責招聘的人。
“您好!請問是招聘辦公室的趙姐嗎?”馬依諾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謙虛,小心翼翼地問到。
“是的,請問你是哪里?”
“趙姐您好!我的名字叫馬依諾,嘉森大學碩士研究生,之前在貴公司網站上投遞了簡歷。但一直沒有收到通知,我向李老師要了您的聯系方式,冒昧打擾您,不知道您這邊是在審核中,還是已經結束招聘了?”
馬依諾所提到的李老師,其實就是剛才傳球比賽的四傳手。其實對每個傳手,馬依諾都詢問了姓氏,這是她自學的心理學知識帶給她的習慣,既能禮貌地稱呼對方,又能給對方一個心理暗示。讓對方意識到自己已經與對話者建立了連接,可以有效降低被應付了事的幾率,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這一位李老師,就是因為在猶豫時,被馬依諾一句“李老師”拉近了距離,不僅決定把趙芳華的電話號碼給她,而且還不設防地說出了“趙姐”這個比較內部化的稱呼。
趙芳華愣了一下,顯然很意外會有應聘者打電話過來詢問,更意外的是對方竟然知道自己的姓氏。一時摸不清致電者的來路,不敢怠慢,也不好把身段放得太低,還沒有拿捏好如何答復,于是謹慎地問道:“你應聘的是哪個崗位?你是沒有收到面試通知,還是沒收到審核未通過通知?”
“應聘的法律顧問崗,是兩樣都沒有收到,系統上也沒顯示新的進展,趙姐。”馬依諾怕自己的回答太生硬,又補了一句稱呼。
趙芳華突然意識到是自己的疏忽,導致少了一個工作環節,不由得頭皮一陣發緊。這次公司招聘法律顧問的崗位,其實已經內定了人選。但由于是國企招聘,再加上這個崗定的崗位級別比較高,很多人都眼紅盯著,表面的流程還是要走一遍的,所以必須有崗位公開和發布招聘信息的程序。也正是因為已經內定了人選,所以趙芳華在維護招聘信息時,只忙著管理其他崗位的鏈接,沒在意這個崗位的簡歷投遞情況,也就忘記了處理這個鏈接里的簡歷回復。
一般情況下,即使疏忽了也未必是個問題,因為,大多數投遞簡歷的人沒收到回復也就不了了之了。沒想到,今天還碰到了一個較真兒的,于是她拋出了人力資源的標準話術:“經過嚴格的簡歷篩選工作,確定你的條件與我們公司要求的能力維度不匹配,所以,按照公司的錄取標準,本次招聘不通知你進入面試環節。”
“趙姐,既然這樣,我非常理解公司不給我反饋。但是作為畢業生,我還會繼續找工作,所以,能否請您告知我,我在哪個維度不符合要求?我好加強這方面的能力,您的指點將會對我個人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