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由現在坐在會議桌旁的同學作為被面試者,組成一個討論小組。張峰老師會給出一個題目,由被面試的小組進行討論并按照要求提交答案。在被面試者討論的時候,坐在外圈的同學,就是裁判者。裁判者要給出對面試小組的觀察和評價,既要包括對小組整體表現的評價,也包括對個人表現的點評。
“第二輪,被面試者和裁判者身份互換,現在坐在裁判位置的同學要坐到會議桌旁,現在坐在會議桌旁的同學要換到裁判席,活動過程與第一輪完全相同。也就是說,第一輪的裁判員在第二輪要作為面試者,按照考官的要求進行討論并提交答案;而第一輪中的面試者在第二輪中要作為裁判,給出觀察和評價。
“站在會議室四周的為面試官,會在本次壓力面試活動的同時,隨時觀察大家的表現,也會根據每位面試者的不同情況提出問題。好了,現在活動開始,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現。”
張峰馬上接手現場,竟然讓圍坐在會議桌邊的這一組先做起自我介紹來。
馬依諾并不太理解這個環節的意義何在,畢竟桌面兒上就擺著大家每個人的名字,而詳細的情況已經通過簡歷遞交給了公司,想必面試官也都是掌握了信息的。但她依然開始認真地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做這個自我介紹。
輪到馬依諾時,她站起來自信地說:“大家好!我是嘉森大學經濟法專業研三的學生——馬依諾。馬是白龍馬的馬,依諾取的是一諾千金的意思,但‘依’是‘依靠’的依。我對金融知識和管理學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讀研期間自學了金融專業的經典教材和管理學著作。尤其是拜讀了曾仕強先生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學著述之后,使我對如何把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應用到金融行業和企業管理中有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馬依諾不希望自己占用太多時間,并沒有列舉簡歷上的教學經歷、參與環保活動的志愿經歷,更沒打算在這個場合強調自己的英語能力。
圍著會議桌的一圈兒人介紹完之后,張峰讓馬依諾所在的這一組全體起立,背對著會議桌,以使大家都看不到會議桌上的名簽。
接著,他問了一個問題:“在剛才的自我介紹中,你們有誰記得別人的名字?你記得的是誰?為什么?”
大家紛紛舉手。一個人回答到:“我記得門多多,因為他用自己的名字講了一個故事,還說家里人希望他將來門路多多,命就會很好,這個介紹方式讓人印象深刻。”又有一個人回答:“我也記得門多多,因為他的名字很特別,也很好記。”還有一個人回答:“我記得馬依諾,因為她用了一諾千金這個成語,還提到了白龍馬。”
張峰讓大家轉過頭來坐下,意味深長地說:“大家看到了,在這個短短的自我介紹過程中,你傳遞信息的方式,決定了對方能否準確地接收并記住你提供的信息。溝通,是需要花心思的,并不是所有的發言都能算作信息傳遞。我希望大家能從這個熱身環節中,吸取一些經驗或者教訓,運用到接下來的正式壓力考核過程中。多思考如何讓溝通更加有效,讓別人理解并記住你的觀點。”
此時門多多得意洋洋,馬依諾也感到信心倍增,但也許,他們只是或多或少有些歪打正著。不知道是碰巧的運氣,還是平時養成的交流習慣,助力他們實現了熱身環節的小小出彩。
那些沒能把名字編出特色讓別人記住的人,有的在回憶總結思考,有的卻已經開始沮喪了。在這個特別設計的環節里,患得患失的人,已經不知不覺地在挫敗和被比較的壓力下產生了的不良的情緒。
在接下來的壓力面試中,很多學生,包括馬依諾在內,都沒有想到,他們竟然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但卻是比平時更加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