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們一頓無聲的操作,馬依諾已經注定了必然會通關。她并沒看到考官們的暗號,但當答完問題的那一刻,她已經篤定自己一定會不虛此行,有所收獲是必然的了,欣喜之情充盈全身。
其他人的心情就沒有那么好了,表現欠佳的人略有悔恨,表現平平的人亦是自知,緊張地琢磨著如何能像馬依諾那樣大殺四方。
面試程序繼續往下進行。第二輪,裁判組與被面試組互換,流程與剛剛的第一輪幾乎相同,只是平淡了許多。考官也沒有臨時拋出組長不能匯報之類的障礙,一時間會議室里的氣壓感覺沒有那么強了。
殊不知,這第二輪中的面試組成員,都是上午書面測評時整體分數較低或“測謊題”分值較高的學生。不出所料,“測謊題”分值高出預警值的學生,并沒有在面試過程中表現出如他們在卷面選項里所呈現出的超出常人的“高尚”,自然也就說明“測謊題”有效,他們沒有通過誠信考驗。
面試官之所以沒有施加突發狀況的壓力去增加難度,就是因為觀察到了素質測試問卷中調查所得的結論并無差錯,也就是說,第二輪中的面試組,其實早早就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接下來,按照流程,到了裁判者發問和評分環節。此時,身為裁判者的馬依諾,給自己定的策略是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她認真觀察,仔細記錄,發問也是中規中矩,既不刁鉆也不低端,力爭求穩。
一番按部就班的流程走完之后,到了面試官提問環節。
人力資源部長首先發問:“我們剛剛在后臺進行了比對,蔡穎,你是不是曾經投過內推簡歷,上次參加過這樣的面試?這次招聘會又投了簡歷?”
蔡穎紅著臉點點頭。
人力部長繼續說:“上次面試結束我就說過,凡是參加過面試卻沒有被錄取的,是不允許再參加面試的。如果你上次沒有通過,一定說明你并不是合適的人選,再來占用面試資源也不可能通過。事實證明,上次面試中你暴露出來的缺點和短板一直都存在,并沒有改善。要相信我們所開發的人力資源測試體系的效度是可靠的,短時間內反復來試并沒有意義,不如思考如何改進和提升。”
人力部長的發難,成功制造了一大波壓力。大家聽說一次面試不成功之后,便再沒有機會進入名揚金融的面試,房間里的壓力值又飆升起來。
俞嘉函“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幾近憤怒地說:“我認為你們這個所謂的壓力面試非常不尊重我們學生。我為了參加今天這里的面試,選擇推掉了另外兩家公司的邀約!這一點,我覺得大家應該給我掌聲!”
然而現場一片寂靜,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在這時貢獻出自己的贊同。
俞嘉函并沒有細思量這個尷尬場面,繼續怒不可遏地自說自話:“你們號稱自己組織的是壓力面試,可是除了增加壓力,也并沒有什么高明的手段。有的同學在高壓下都已經哭了,你們作為組織單位難道沒有責任嗎?還批評有的同學沒有職業化思維,你們這樣直接主觀臆斷,又有什么依據?我們在學校的成績是經過時間驗證的,你們也未必會看吧?只憑你們這樣的一次面試,就號稱能夠對人才進行甄別篩選,是不是過于武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