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淵拿到的身份是賣方,一時摸不清楚馬依諾的底牌,說:“你先說來聽聽,看看有哪些我們能達成共識。”
馬依諾讀了一遍她手里的25條,申子淵發現其中的價格條款里,馬依諾報的單價18.5元比自己單子上的價格低,他推測,價格應該就是談判的關鍵點了,但不明白她提出的從運輸方式到保險范圍,從關稅承擔到售后保障的這些要求,自己應該作何反應。
為了迫使馬依諾把價格提起來,申子淵一條一條地否定馬依諾的提議,總之是哪一條都不同意,盛氣凌人。
馬依諾也摸不清申子淵的底牌,不知道他的資料單上到底寫的是什么,難道沒有一條是可以達成共識的嗎?
馬依諾說:“賣方代表,我方是帶著共同開拓市場的誠意來同您談合作的,如果您全盤否定我方的要求,將使我們的談判無法進行下去,這對我們雙方都是沒有益處的。”
申子淵終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如果最終雙方沒有簽字,他們這場示范就將以失敗告終了,態度配合了一些。
但他依舊是很想贏。
他不僅要讓價格盡可能地高,他還想打敗馬依諾,想要比馬依諾表現得好,所以想盡可能多地否定馬依諾提的要求。
馬依諾經過幾番嘗試,發覺申子淵一般會為了價格的提升而同意一個自己提出的需求,猜測對方實際上最關注的應該是價格。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兩個人切磋試探,從在黑暗中摸索的狀態,漸漸地形成了固定的交換模式:以0.2元的價格提升換取一條馬依諾提出的條件。
經過一番膠著的談判,馬依諾和申子淵終于宣布談判結束,在達成的共識上簽了字。
整個談判過程,在觀眾看來,馬依諾作出了巨大的讓步,同意放棄初始合同中的十幾個條款;而申子淵咄咄逼人,收獲似乎更多。
學員們此時還沒有體會到馬茨教授所說的“談判并非對抗”的真意,都本能地認為,申子淵的談判方式更好,強勢且有效果。
但是,答案揭曉:買方,也就是馬依諾,達成了既定目標,賣方并沒有達成目標。
馬依諾竟然守住了自己資料單上的全部10條利益,包括把價格控制到了出乎馬依諾和觀眾意料的是,申子淵的資料單上,本就只有一條利益,便是把價格談到揭曉答案之前,這個信息只有他自己和教授們清楚。由于申子淵特別想贏,多次拒絕馬依諾的提議,反而沒有把價格談到資料單上的數字。
鐘教授看了看馬茨教授,兩人又一同看了看馬依諾,滿意地點點頭。
鐘教授笑著說:“看來,有同學為了這次談判課程,提前做足了功課啊!”
申子淵心里不服氣就這樣“輸”了,對抗情緒也還沒從剛剛的爭奪氣氛中緩解過來,他盡量用克制后的禮貌語氣解釋道:“對方報價是與我資料單上的20.8相差2.3元之多,我把價格提升了整整2元,已經越過了中線,我同意簽字,是因為我以為談成的價格肯定更接近我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