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收購并不是電視報紙上報道的那么簡單。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國企的改革又或者被收購,總是暗藏著腥風血雨。
或是掀起巨浪滔天,又或是在風平浪靜之下暗潮洶涌。
因為華禹水資源設備集團是國企,所以收購的難度相對小一些。
就這也因為職工安置,待遇問題來回拉鋸,磋商了兩個多月。
“在保證勞有所得,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原則下,關于職工的安置問題,可以相對寬松一些!”
職工最關心的安置問題,無非就是工廠被收購之后的待遇問題。是按照原來的工資待遇,是提高待遇,還是降低待遇。
余慶陽從來不吝于給職工開高工資,但是你得讓我看到,你對得起我給你開的高工資。
就像施工公司,那些職工,每一個都在拼命。邊學邊干,為了怕出問題,抱著規范上工地,晚上學習,白天管理。每天白天在工地忙碌一天,晚上還要學習,還要做資料。
還有水利機械廠,也是不斷的突破自我,自己制定出一套車間管理標準。嚴格規定了成品合格率,原材料的損耗率。
所以,給他們開高工資,余慶陽甘心情愿。
在琴島待了一個星期,余慶陽的假期結束,帶著夏雪返回泉水。
此時已經到了年根,馬上就要過春節了。
余慶陽回到公司,立馬就陷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年底各項事物格外多。
財務部聯合審計監察部報上來的年終獎統計表。還有那個特別貢獻獎的申請表。
“農民工的工資都發下去了?”
“都發下去了!”
“再給他們每人發二百塊的紅包’讓農民工兄弟也享受一下公司發展的福利!”
“好的!只是余總,現在已經是年底了,大部分工人都已經放假回家!”
“直接通過銀行給他們轉賬,老何,你讓各級勞務分公司給每個農民工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余慶陽笑著交代道。
“好的,余總!”何宏偉點頭答應道。
“只是,有些分公司簽約的農民工五六千人,挨個打電話,工作量有些大……”
“年前辛苦點打個電話,年后他們的工作就好做很多!
這一個電話短短幾句問候,可比你在電視上打廣告強的多!
至于你說的工作量大,可以聘請那些大學生幫忙打電話嘛!”余慶陽笑道。
“好的!我明白了!”
接著是行政部遞交的年終福利方案。這個已經開始執行了,老媽簽的字,余慶陽算是補簽。
余慶陽看了一下,發的東西還真不少,也很實惠。
每人五十斤五常大米,二十斤花生油,兩箱白酒,一只雞,還有新鮮蔬菜若干。
看著報表,余慶陽這時才知道,原來公司又多了一家榨油廠和一家酒廠。
過年福利發的花生油和白酒就是自己工廠產的。
“吳總,這兩家廠子,一定要嚴把質量關!畢竟是咱們自己吃的東西!”
“余總您放心吧!當初收購這兩家工廠的時候,董事長親自去考察過,榨油廠雖然小,但絕對都是真材實料!
那家酒廠也一樣,雖然不大,但都是純糧食釀造的!上百年的老酒廠了,只是因為不會賣酒,所以酒廠一直靠一些老客戶勉強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