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董太謙虛了!把阻尼器設置成大樓里的景觀,絕對是神來之筆!
不僅可以吸引大量游客,還能減少我們許多工作!”王教授由衷的稱贊道。
“呵呵!
據我了解,臺北101大樓的阻尼器重600噸,咱們的阻尼器,這顆定樓神球有多重?”余慶陽沒有繼續剛才的話題,畢竟把阻尼器當成景觀就不是他的原創,也沒什么好炫耀的。
“余董,阻尼器并不是越重越好!
需要計算華禹大廈頂層在半年回歸期風力作用下的峰值加速度。
現在我們正委托風工程顧問公司進行分析!
然后根據分析數據來決定采用多大配重的阻尼器!”
“嗯!也就是說風力分析還沒做出來?”
“還沒做出來,不過也快了,這周應該就有結果!”
風力分析是摩天大樓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向華禹大廈,設計108層,總高度為462米,風速達到30米/秒的時候,大樓就會發生晃動,風速達到50米/秒的時候,部分人群會開始感覺到建筑物的擺動,因此感到不適。
此時,阻尼器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阻尼器就像鐘表下面的鐘擺一樣,進行反向搖擺,化解風力加速對大樓帶來的影響。
接著,王教授又繼續給余慶陽講解結構系統的設計思路。
“你們設計不需要考慮給我省錢,既然要建摩天大樓,就不怕花錢多!
結構系統,垂直運輸系統,消費系統,電力系統盡可能的保守一些!”余慶陽最后又一次強調道。
“余董,有您這句話,我們的工作可就好做多了!”王教授發自肺腑的說道。
設計最怕什么,最怕業主還想要好東西,還不想花錢,一個勁的要求壓縮投資。
最喜歡的大概就是余慶陽這樣的,不差錢的業主。
中午,同濟大學的校領導熱情的挽留余慶陽在學校用餐,余慶陽也沒有拒絕,吃過午飯離開。
同濟大學的校領導畢竟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余慶陽說不喝酒,人家也沒強求。
大家邊吃飯,邊聊天,倒也輕松,氣氛相當和諧。
下午余慶陽來到白龍港地下污水處理廠。
這是目前華禹最大的工程投資。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的進度還可以,按照余慶陽的要求,一百多臺鉆機同時展開施工作業。
“董事長!”趙良明帶著項目部的人站在門口迎接余慶陽。
“怎么樣?有什么困難?”余慶陽笑著問道。
“主要還是混凝土跟不上!有些耽誤工期!”趙良明猶豫了一下才說道。
“混凝土跟不上?”
“是啊!我們這邊用量太大,現在兩個攪拌站供應混凝土,還是有些不及時!”
“兩家攪拌站供不上,那就多找幾家!
咱們自己的攪拌站還沒建好?”余慶陽臉上的笑容消失,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居然問出來個混凝土耽誤工期。
因為混凝土的原因耽誤工期,這個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低級錯誤。
“正在聯系!”
“早干嘛去了?到現在還在聯系?
一開始就應該多聯系幾家,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余慶陽嚴厲的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