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松間,窗明地凈。
青城宮膳食局低級雜役的宿舍里,兩個準備自學成才的少年,按照書中的圖畫,盤了雙腿,結了手印,擺出一副正了八經的修行模樣。
全身放松,調整好呼吸,定住心神,慢慢的張一凡進入到冥想的世界里。
耳朵越來越靈敏,遠處山上風入松間的聲音,一陣一陣的飄過來,心神也越之輕舞飛揚。
似乎從山谷間傳來一聲鳥鳴。
緊接著陣陣清涼的氣息漫入身體,這些清涼的氣息在體內游蕩,身體開始變得虛無起來,似乎與周圍的群山融為一體。
氣息在群山間穿梭,凝聚成雪花,飄落到一個山谷里。山谷里的青草、樹木被雪花覆蓋,一片銀色的世界。
時間仿佛靜止在此,只有雪花不斷的飄落。
一輪太陽從山的東邊升起,開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那光芒刺的眼睛有些發酸,張一凡睜開雙眼。
天色大亮,不會吧,昨晚就這樣打坐了一夜。揉揉胳膊,伸伸腿,竟然一點也不酸困。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張一凡有些興奮,在房間里四處尋找,不見了阿福的身影。不一會功夫,阿福端著兩碗粥回來了。
喝完粥,兩個少年邊走邊聊,阿福聞到了花香,張一凡感受到下雪。這都是奇妙的感覺,前所未有的經歷,兩個少年似乎踏上了修行求道的康莊大道,遠大前程也許馬上就能實現。
心情好,干活就快,柴火砍完之后,兩個人四處搜集松茸,到了傍晚時分,竟然搞了半袋子。
沒有想到名貴的松茸在這里得到的竟然如此容易,張一凡便囑咐阿福,“吃完飯就給人家送去,這個就算贈送,我們再給人家搞個兩袋子。”
送完松茸,阿福又帶來了好消息。原來老伙夫是個半吊子,主殿前的那串銅鈴,不是用手觸摸的,而是用心。
這個心,按照《大道感應篇》里的專業術語,叫做神識,或者叫做念力。
得到這個好消息,兩個少年開始摩拳擦掌起來。
又打坐了一夜,第二天砍柴挑水的活干的飛快,一收工,將松茸放回宿舍,兩個少年便急匆匆的趕到了青城宮主殿前。
守在銅鈴前的還是那個洞玄境的監察道士,看到兩個受過懲戒的小雜役慌里慌張的跑來,不禁提高了警惕。
“我們不是來搗亂的。”
張一凡大聲說完,便站在距離黑色木架上的銅鈴五步遠的位置上,五步遠,是個很安全的位置。那五天的法規可不是白白背誦的,法規上有規定,道士們參拜法器,距離五步。
兩個少年閉上雙眼,開始進入入定的狀態。
監察道士瞪著大眼睛,望著這兩個舉止怪異的小雜役,良久之后,方才明白過來,不覺得嘆了口氣。
“你們這樣沒用的。”
張一凡睜開了眼睛,揉了揉,問道:“為什么?”
“你們的玄關沒有開,銅鈴不會響。”
“玄關在哪里?怎么開?”
也許是被這兩個小雜役的執著所打動,監察道士搖了搖頭,回應道:“體內仙丹練成,才能有機會沖破玄關。”
張一凡做了一個楫禮,“請問道兄,怎樣練成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