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和出聲感慨。
趙家裕機械廠雖然規模不大,每天僅僅十五噸產量,放在國外就是一個鎮級別的小機械城,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從廢鋼原材料到最終的成品,技術設備齊全,生產的鋼材質量很高,各種基礎機床都有,各種金屬加工產品都能制造。有那幾位頂尖機械大師,以及那位陳老板提供的技術資料,底蘊也非常深厚,對比國外大型機械廠,差的僅僅是規模。
只要部隊大力支持,經過個十幾年的發展,絕對能成為規模頂尖的世界級機械廠,能生產出重炮的大工廠。
對比起來,他后勤部那個兵工廠雖然規模龐大,但本質上只是一個大作坊,技術水平遠遠比不上這里。
最后,孫德勝嘆了一口氣:
“唯一的問題,及時人才嚴重不足。”
“熟練技術工人,技術工程師都嚴重缺乏。雖然組織了技術培訓班,四位大師傅也親自下手教導,但到目前為止,能操作機床的工人只有三百多人。”
“電爐煉鋼對原材料的處理和挑選要求很高,每一快投入電爐的鋼材都必須經過處理和挑選,生產過程中也有很多技術要求高的操作,電爐得一直有一個大師傅盯著,其他地方也沒有能獨擋一面的技術工程師,咱們這個機械廠,能運轉起來全靠那四個大師傅,不然鋼材質量會下降一大截。”
說完,孫德勝再次長嘆一口氣。
機械廠現在有近百個邊區派來的青年學生,有些人甚至是從國外頂尖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甚至還有人在國外大機械廠干過,這些人學習勁頭非常足,除了吃飯之外,要么就鉆進廠里不出來,要么就是抱著書本苦讀。
但時間太短,大師傅又忙,很多技術問題都需要他們處理,帶徒弟的時間不多,再加上又是關鍵核心技術,做到能獨當一面的掌握,沒那么容易,最低也得一年。
人才的不足極大影響了機械廠的生產效率。
“慢慢來,不急。”
李云龍吐氣有聲。
在抓到最后三個間諜之后,陳老弟在給他運輸剩下的二十三輛十輪大卡車時候,還順手支援給機械廠一大批機器設備,說辭是因為他拔掉了鬼子在趙家裕附近的潛伏人員,所以多給的價碼。
這批機器設備,讓李云龍深刻的體會到,重工業這個玩意,為何有這個重字。
兩臺發電機,幾十臺大小機床,電弧爐的主要零件,包括維修備份零件在內,全重超過了兩千噸。如果把整個趙家裕機械廠全部設備加起來,總噸位直接過萬。
而這在國外,僅僅是一個國外小縣城級別的機械廠。
“對,事情慢慢來,我們有的是時間。”
丁偉也是同樣的語氣。
“我回去給你們想想辦法,邊區那邊應該有從國外回來的對應人才。”
張萬和瞇了瞇眼睛。
大師傅不能離開獨立團,不知道原因,對方也不解釋,但這四位一個人就堪比國外一個工程師團隊,理論和動手能力都頂尖超級人才,不該是守著設備生產,而是應該去培育人才,教導技術,指導年輕人們成長,只有在必要的時候出來解決一下技術難敵,或者帶領技術攻關。
眾人參觀一遍之后,才有些戀戀不舍的離開,只有張萬和留了下來。
他和孫德勝有一個大計劃,合作生產改進的捷克式機槍。
由趙家裕機械廠生產槍管組件,槍身主件,復位簧桿,導氣活塞四個技術要求高的重要部件,太行山兵工廠那邊生產插銷,連桿,扳機,槍托等其他部件,然后由總部兵工廠組裝。
“全力生產這四個零件的話,下個月開始,每個月能生產六百套。”
兩人隨即開始商量生產細節。
根據大師傅的叮囑,這種生產效率最高,但需要滿足標準化生產,對管理要求極高。
······
幾天后。
三五百團駐地。
“李云龍在收集廢舊金屬?而且不限量?”
聽著副官方立功匯報上來的消息,楚云飛語氣古怪。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