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的目標是,一天組裝完一臺機器。
所以,就稍微辛苦點這些工人了。
但對他們的待遇,陸啟可是按比市場高好幾倍的價格給。
第一天下來,累得那一千多個工人,就好像剛從生死的戰場上下來一樣。
...
陸啟看著面前這臺氣勢宏偉,科技含量高,有錢都買不到的芯片生產設備,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陸啟算過了,最大的設備,表面上的材料成本加上人工的成本是五千萬。
這只是表面上的成本。
如果不是有王中樺他們那幾個超級富二代幫忙,那成本估計得要增加多兩千萬。
也就是七千萬一臺。
七千萬一臺,很便宜了,畢竟,這是要改變芯片行業的未來設備。
真要論價格,那他在現在的世界,是無價的。
因為除了陸啟,沒人能把他造出來。
江天際,王中樺,陳英俊,勤奮...還有幾位華夏科技的人才。
圍著這“龐然大物”認真的欣賞起來。
不是觀看,而是欣賞。
因為,它就像一間藝術品。
似乎,只有在科幻電影里面才能見到。
復雜到無與倫比的結構,看似不合理的形態。
但,認真一看,他是那樣的完美。
它不僅是一臺科技含量高到極致的機器設備,更是一件人間不可復制的藝術品。
如果把A**L那些頂級的光刻機放在這里一比,肉眼可見的差別。
陸啟的設備更極具科技氣息,看起來更加的復雜,看起來也更加的精密,并且,還有著你沒有的藝術氣息。
更別說比你先進多少倍了。
你是可以制造幾納米級別的芯片。
而陸啟帶來的這個是制造皮米的芯片。
這差距,是巨大的。
納米和皮米之間的差別,那是質的差別。
現在的技術1納米已經是天花板了。
而一納米等于1000皮米。
要想跳到皮米這個級別的技術上,那是現在的人不能想象的。
這需要現在的很多技術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才能談突破納米級別。
但,那僅限想象。
因為現在最頂尖的芯片,也就5納米級別。
1納米估計也要等好幾年。
...
看著華夏科技園這一千多名臨時工人。
陸啟決定。
“今天大家都做得很好,所以我決定,今天的日薪,加多一千。”
本來大伙都疲憊不堪,但聽到陸啟這一聲,今天的日薪加一千,好多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叫了起來。
別小看陸啟這一聲加一千。
這加一千,一千個人就是一百萬。
所以,今天的人工費就是四百萬了。
但,這四百萬對于華夏科技來說,花得值。
只要能讓設備更快更好的組裝好,那就是一千萬也沒問題。
而陸啟之所以加這一千,不是陸啟傻,不是陸啟不會算數,而是陸啟覺得值得,也是為了讓這些工人明天更加的用心,用力。
算是金錢的激勵吧。
果不其然。
到了第二天,一臺設備只用了半天就組裝完成。
速度明顯的比昨天快了不少。
這得益于陸啟對這些工人的激勵。
當然,也得益于陸啟的安排和指揮。
把每一個工人的效率發揮到最高。
和昨天一樣,最關鍵的一些超精密零件部位,都是陸啟親自操刀的。
因為,這些零件的安裝,只有陸啟才能辦得到。
安裝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還有難度,那是不能用言語來形容的。
稍有不慎,這臺機器就完了。
這種事,陸啟怎么給它發生。
況且,還有玄精心化身的機器人,只不過,這不便在這么多人面前露面,所以陸啟就自己來了。
為了讓工人休息好,陸啟就等到第三天才組裝最后一臺設備。
畢竟,最后一臺是最大和最難的。
養精蓄銳,大干一場。
這兩天有一點陸啟很感動。
華夏科技那些富二代合伙人,每一個都來幫忙。
都把自己當成了普通的工人。
上場進行組裝的工作。
絕不是坐在一旁看。(陸啟都親自上場了,還有誰敢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