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項目總共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六十名選手參賽。
華夏有兩名,一名是陸啟,另一名是李照。
這李照可不簡單,年僅十九歲,浙省一間電子大學的大專生。
但它可是系統判定的C級電子技術人才。
但,參加這電子技術項目比賽的世界各國選手,總共有系統判定的十五名人才。
十名C級人才,四名B級人才,一名A級人才。
所以,雖然李照是一名C級人才,但在這天才堆里面,的確很普通,沒什么意外的話很難拿到前三名。
而那兩名米國人,都是B級人才。
怪不得說話這么牛逼。
“那名A級人才?”
那名A級人才是來自島國的天才。
他年僅十六歲,在電子技術方面有著超級高的天賦。
現在已經被島國幾家電子科技公司給看上了,都愿意花年薪千萬來得到他。
其中包括了松下電器;豐田汽車;索尼公司,這些世界五百強企業。
畢竟A級人才呀!
要不是陸啟來,這電子技術項目的冠軍基本被這島國天才給拿下了。
咳咳!低調。
等一下還要狠狠的打那兩位米國人的臉。
很巧,兩位美國選手分別在陸啟的左右,而那位島國A級人才在陸啟的前面。
這電子技術比賽沒有淘汰賽,現在直接就是決賽是,所以,容不得半點差錯。
這電子技術比賽有四個部分,分別是電子線路設計;編程調試和設計;故障檢修;還有電子產品按照。
比賽規定:在按比賽規矩的情況下,誰最先完成這四個部分的比賽,誰就是第一名,其他的依次排名。
就是這么簡單。
擁有六十科技技能屬性的陸啟,參加這個比賽根本就是碾壓。
A級電子技術人才?
和陸啟真不是一等級和世界的人。
兩者實力一個天,一個地。
首先進行的電子線路設計,場內的幾十名參賽選手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電腦屏幕,一手飛快的敲擊著鍵盤,一手靈巧的操作著鼠標。
這種級別的比賽,容不得半點浪費,必須爭分奪秒,因為你輸的或者贏的就是那一秒。
毫無意外,陸啟是第一個率先完成電路設計的。
這等電路設計在陸啟眼里,簡直比隨便畫一朵花都容易。
并且,陸啟設計出的線路,那是最完美的,那是超越了答案的存在,比答案還完美。
兩個米國人發現陸啟是第一個完成電路設計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這華夏人,憑什么比我們還快?”
“設計的電路一定很垃圾。”
兩個米國人這樣安慰自己。
一個華夏人,比他們還厲害,怎么可能。
相隔陸啟好幾個位置的李照發現是陸啟第一個完成電路設計,心里很替陸啟感到高興。
“我一定可以的!”
陸啟無形中給了李照自信。
我們華夏人,可以的!
第二個部分,編程調試和設計。
陸啟弄起來,得心應手,非常容易。
如果島國那位A級人才在這個部分花半個小時,那陸啟只要五分鐘。
就是這么恐怖,就是這么轟動全場。
坐在觀眾席的上官月:原來,他這么厲害。
上官月大概明白,為何華夏這么多選手,只有陸啟一個人配有隨身翻譯。
“他,也許是人才中的人才,頂尖中的頂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