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萬票房!
這個成績已經拍排進了年度前十…
但是,《瘋狂的石頭》才上映三天而已!
媒體的盛贊,加上網友的推波助瀾,一時間全國上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瘋狂的石頭》,不少人走進影院想要看看是否真的有那么好笑。
電影也確實沒有讓觀眾失望,很多人是揉著腮幫子出來的,實在太好笑了。
同檔期上映的幾部片子《筑夢2008》、《危情24小時》、《精舞門》成了炮灰…
對了,《精舞門》山雞哥、胖冰領銜主演,典型的港星+內地女演員模式,本來指望圈一波票房,可惜,遇到了《瘋狂的石頭》…
票房完全被碾壓。
不過,發行部門還是尬吹了一波,通稿都是這樣色的:‘《精舞門》上映三日,票房破400萬,引發觀影狂潮…’
是不是有病?
400萬也好意思吹觀影狂潮?
松江宣傳站,張俊生面帶微笑接受記者的采訪:“既然類型選擇了喜劇,我希望的就是觀眾毫無負擔地走出電影院,至少那兩個小時,他是輕松的!”
“生活已經很艱難,何必要在電影院找尋苦難?”
電影票房大賣,再加上之前的金棕櫚,一時之間,真有種‘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感覺!
有記者提問:“燕京電影研究院的黃教授認為《瘋狂的石頭》可能會有很好的票房,但是文藝性不足,不能算一部好電影,你怎么看?”
張俊生笑了笑:“拍《瘋狂的石頭》,我就是想證明大家喜歡的電影才是正確的路,一味地砸錢,玩大制作,很多有可能適得其反!”
“中國需要藝術片,也需要商業片,問題是界定兩者的標準難道只是簡簡單單的票房收入多少?”
“我并不認同,《瘋狂的石頭》的高票房恰恰為時下電影界確立了一個發展走向,那就是大投資無法決定票房與口碑,決定影片成敗的終歸還是其自身的可看性!”
“我在微博跟很多觀眾聊過,他們界定好電影的標準很簡單:好看!不需要多少果露,不需要多少爆破,只要能讓他開心!”
“我真搞不懂,為什么總有一些人看不慣電影大賣?”
“各種強調藝術性?難道戛納金棕櫚還不夠證明《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好電影?他們比戛納評委還要厲害?”
“咱們國家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出發點又有什么藝術性?”
“況且《瘋狂的石頭》并非一味媚俗嘩眾取寵的玩意兒,喜劇?鬧劇?和《舉起手來》相比,哪個藝術性可看性更高哪個更像鬧劇呢?”
“高高在上的人總愛做些和老百姓相左的判斷,以此證明自己的陽春白雪。”
“但從票房來判定影片的藝術價值,其實是給自己那張老臉玩命貼金!”
“我不管你是第幾代導演,少裝逼裝蒜,踏踏實實地用攝影機給人民講順一個故事,那就算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了。”
這段時間,全都是贊頌,雖然引發了不小的觀影觀潮,可是,話題度不夠!
必須得有人充當反派角色!
本來以為這幫專家應該不敢跳出來了,畢竟《瘋狂的石頭》拿了金棕櫚誒!
呵呵,想多了,財帛動人心…
就好像原時空的張俊生,拿了錢就得辦事,這是職業道德!
那就好了,有靶子了,那就開懟吧!
……
很遺憾,這位黃教授的戰斗力有點偏低,沒了后續報道。
至于《舉起手來》,懟了也就懟了,那玩意本身就是鬧劇,抗日神劇也不過如此!
此時,張俊生正在跟自己一直很喜歡的一位女明星面對面交流,她是柳亦非…
真的是交流,《劍雨》的劇本發給她了,她在試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