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教本狹義上指《舊約》的首五卷,猶太人自己不稱舊約。
而且,猶太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不一樣,猶太教不歡迎外族信仰猶太教,不主動到外族人中傳教,堅持皈依猶太教者必須通過考驗才可以。他們“傳教”的對象是已經不遵守猶太教規的猶太人。
也就是不向外族人傳教,也很少有外族人信仰猶太教。
“耶路撒冷啊......”
怎么說呢,這個城市對于所有對宗教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陌生。
信仰上帝的基督教、一絲蘭教、猶太教都將耶路撒冷當做圣城。
怎么說呢,對于基督教,秦人并不陌生。
作為沙漠狂熱者,他自然不會忽略中東地區的阿拉伯文化。
為了了解和波斯關系甚深的樓蘭文化,他試圖在現實中尋找明教和祆教。
為了深入了解阿拉伯文化,他也當過一年的一絲蘭教徒,嘛,說到底也只是偽信徒。
同樣,為了了解在阿拉伯地區也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文化,他還當過一年的基督徒。
不只是一絲蘭、基督教,為了研究敦煌,他當過一年的佛教徒。
而猶太教不行,天朝并沒有猶太教傳教,他也沒有遇到過信仰深刻的猶太人,只是從幾個認識的猶太人那里得知了一些猶太教特點,參考了網上的各種文獻。
世界上勢力最大的三個一神教,一絲蘭、基督教、猶太教,他深入了解過其中之二。
同樣的,和一絲蘭、基督教并列為世界上勢力最強大的三個宗教的佛教,他也深入了解過。
可以說,他這個沙漠狂熱者的名頭,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
而對于阿拉伯地區的宗教文化,他也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
說到底,就是一句話。
他們的思考方式和一般人不同,尤其是和天朝人不同。
一個“合格”的教徒,思考方式第一條是將教義當成真理,一切的思考都是從教義出發。
有什么事情,他們可能會先思考這和教義(真理)有沒有沖突。
在他們的思維中,教義就是真理。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異端比異教更可惡”的說法。
用通俗話來說,異教和本教的區別就是一個覺得一加一等于二,一個覺得二加二等于四。
而正統和異端的區別就是覺得1+1=2和1+1=3的區別。
相較于異教,異端和正統派的教義,教儀,教規上相似性更高而只有少量分歧點。
但是!
這些分歧點,基本都是根本性的對立。
這種高相似性,導致了正統向異端的轉變要比轉向異教容易的多,你只要在那個分歧點上轉過彎來就會變成異端信徒了,不用接受一整套不同的三觀。
因而對正統派來說異端是更加危險的對手,是可能從內部瓦解自身的癌癥。
一絲蘭和基督教同是一神教,起源也都是相同的,在很多概念上高度雷同,可以說,兩教并不算是異教,關系更貼近正統和異端。
與佛教之類的多神教相比,基督教和一絲蘭的差異就好比基督教之中的東正教和天主教。
腦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大堆曾經研究過的宗教文化之后,秦人用力搖了搖頭。
他已經不再想繼續管這些事情了。
說起耶路撒冷,令秦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宗教之外,自然就是宗教生物了。
各種天使、魔鬼之類的東西。
而第三......
雖然說原作可能是個法國中二病弄出來的,但是在這個世界......
猶大王國,所羅門,七十二魔神柱,并不是沒可能出現的。
秦人,想要召喚魔神,想要召喚七十二柱魔神。
不過話說回來,應該怎么召喚魔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