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女孩結婚,結完婚生過小孩后,便全都去為了小孩去奮斗。
如此,人來一生,有何意義?
蘇軾有篇文章里有這樣一句話“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其實蘇白的野心并不大,挾飛仙以遨游他不去想,但抱明月而長終,卻是蘇白兩世的夙愿。
只是這人世間能評得上明月的女子并不多,有人窮其一生可能連見都見不都到一面。
而且即便是見到,面對這種女子,也只能自慚形穢,又如何能抱明月而長終。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有句詩,“海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
此詩算是最能說明前世蘇白面對姜寒酥的心情了。
明知人世間的事物終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可當自己喜歡的人出現在面前時,卻依舊癡迷不已。
眼前深愛卻得不到的人,就像海底的月亮,就算是我再喜歡,也終是觸摸不到啊!
人如明月,看似近,但兩人之間相隔又何止千萬里。
只是有些人,見了,便不會再忘了。
前世蘇白為了姜寒酥為了自己去海城打職業,想著賺到錢后重新去追姜寒酥。
但前世即便是姜寒酥沒有死,即便是蘇白打職業打成功了,但那時高中畢業已經邁入大學生活的姜寒酥,是他能追到的嗎?
所謂的電子競技,所謂的世界冠軍,在那時的姜寒酥心里,恐怕是一文不值的吧。
所以在比前世更加了解姜寒酥后,蘇白才明白,要想追到她,就只能在初中以及高中。
“咦,這不是夢成嗎?你怎么在這里?”姜寒酥的大娘(伯母)問道。
蘇白愣了愣,問道:“您認識我?”
能在這里叫出他小名的可不多。
“什么叫我認識你,我不僅認識你,在你小時候還抱過你呢,跟小時候沒變啊,長的還是那么俊。”看著蘇白一臉迷茫的樣子,她笑道:“你不認識我,總該認識有興吧,我是他姑姑。你這孩子的記性有些不好啊,前年我回蘇家村,咱倆還碰過面呢。”
蘇白一陣恍然,經她提醒,倒是想起來了。
正所謂一蘇十三里,作為縣里最大的一個村,可以說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嫁過去的蘇家女兒。
而離蘇家村不遠的一些村莊,那就更不要提了,因為想著回娘家方便一些,這些鄰村嫁的是最多的。
只是蘇家村大,人多,再加上蘇白是重生回來的,前年的記憶在他這里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了,不記得是應該的。
不過還好因為以前經常去蘇有興家打光盤游戲的原因,他這個姑姑的名字,蘇白是記得的。
“原來是安紅姐姐,你看我這腦子,確實是學習學壞了,竟然連你都沒看出來。”蘇白笑道。
“什么學習學壞了,我過年回家的時候可是聽說了,你都已經考上亳城一中了,可真為我們后蘇的人長臉。”蘇安紅笑道。
一蘇雖然有十三里,但是在這十三里中,也按地里位置分為前蘇,后蘇,東蘇與西蘇,這就跟一個村分為前村與后村一樣,蘇白跟蘇安紅所在的地方,便是后村,也就是后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