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恩思索著,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不對,處置隊大叔的建議也好,廁所里突然出現的那個地下城也罷,都不過是驅使他改變的“契機”罷了。
真正的動機,或許早在許多年前,就已經在他的心中埋下了。
。
“小林同學。”
“你知道我們人類為什么要誠實、守信、講道德嗎?”
那是一個林懷恩已經記不清楚日期的午后,他手上拿著一本被學姐硬塞過來的所謂“閑書”,而在逼著他開始看書沒十分鐘,那個耐不住寂寞的女人,就開始翻滾,蠕動,想要引起林懷恩的注意力。
但不知道是不是逆反心理,林懷恩總覺得,在這種微妙的騷動聲中,他反而比平時更能將注意力集中在看書上。
所以那個女人終于耐不住寂寞,主動發言想要勾起林懷恩的注意力。
“父母的教育吧。”林懷恩合上書,他雖然對學姐的腦回路沒有絲毫的信心,但在她的安利下,已經看了那么多本“她所喜歡”的冷僻書,回答出第一層的意思,他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從道德的本質來看,它不過是一種‘所有人都會默認他人也會遵守’的【規則】。”
“但說到底,它也不過是‘社會’以及‘他人’,通過后天教育灌輸給我們的東西。”林懷恩淡淡地回答道。
“嘖嘖,不愧是小林同學,骨子里就充斥著反道德主義的精神。”她毫不驚奇地說道,興致勃勃地討論道:“但說到底,為什么我們要遵守它呢?小林同學,你不奇怪嗎?”
“我們的社會里已經有‘法律’了,有‘科學’了,為什么我們還需要‘道德’這種東西?”
學姐跨坐在椅子上,像是騎木馬一樣晃蕩著它。
但說實話,這種充滿童趣的行為,放在她的身上一點都不合適。
“如果‘法無禁止即可為’,那么為什么社會上還需要存在‘道德’——這種不是法律的社會學‘規則’;如果‘道德’是‘人類共同生活的行為規范’,那么為什么那么多違背‘道德’的事情不僅存在,還有人從中‘違背道德’的行為中,獲得了大量的利益?”
學姐思考著,述說著,然后突然夸贊起了林懷恩:“不過,小林同學你沒有回答我‘道德就是正義’,就已經很讓我開心了。”
“我知道了,以后想惹你生氣的時候,我就會念誦你最討厭的那段話——”
“啊啊啊!我知道了,你不要說了!”
一聽到林懷恩的玩笑,學姐立即慘叫著捂住了耳朵,似乎對那句話心理陰影很大的樣子。
看到學姐一如既往地一敗涂地,林懷恩下意識地笑了一下,然后迅速摸了摸自己的嘴角,有些不起眼地抹平了它。
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林懷恩認真想了下學姐的觀點:“從組成世界的‘所有的規則’考慮,最底層的‘規則’應該是以自然哲學為代表的‘科學’,或者說物理規則;其次就是‘社會學’層面上的‘法律’,因為它不可違背,所以應該是組成文明的框架;而‘道德’之所以體現出一種浮動的不確定性,應該是因為道德更像是一種潤滑劑,缺少了它,社會會變得太過僵硬,而如果全部依仗它,又會讓文明變得臃腫而缺少動力。”
然而學姐卻搖了搖頭,覺得這個回答過于‘小林同學’:“這算是不錯的‘歸納’,但是,仍舊沒有說到問題的‘本質’。”
“小林同學你啊,雖然是個自稱的理想主義者,但是用類比來說的話,卻更像是個務實派!”
學姐每次在可以揭林懷恩短的時候,都會突然興致高昂起來:“所以,你明明有著敏銳的,如同我一樣的對‘真相’的洞察力!但是每逢到了嘴邊,都會不由自主地使用更加委婉的話語,不將它們真正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