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你說出真正的想法,我必須使用批判的工具拷問你!接招吧!小林同學。”
看著因為太過興奮,而站到椅子上晃晃悠悠的笨蛋學姐,林懷恩有些擔憂,他不知道是不是應該伸出手護著她,以防出現意外。
“小林同學!”
“嗯嗯。”林懷恩的目光,隨著學姐的開襟毛衣而左右漂移。
“我問你,你會說謊嗎?”
“會。”林懷恩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在需要的時候,我會說謊。”
“什么時候才算‘需要的時候’?‘可以為自己牟利的時候’嗎?還是說‘說謊才對別人好的時候’?”
“說出真相會很麻煩的時候吧。”林懷恩毫無難度地通過了這一關:“學姐你說過,真相只有在合適的時候說出來,才會更容易被他人接受,那么沒法說出真相的時候,就只能‘說謊’了。”
“那么,會說謊的你,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的人嗎?為什么?”
學姐繼續盤問著林懷恩,她特別喜歡像這樣攪動林懷恩的腦汁,看著他皺著眉愁眉苦臉的樣子,按照她的話就是“教育的本質,就是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但在林懷恩看來,這不過是一種充滿惡趣味的精神折磨罷了。
“‘我雖然說謊,抽煙,酗酒,罵人,打架,但我是個好人’。”林懷恩揉了揉眉頭,借用了一個網絡上流傳甚廣的段子:“總體上來說,我覺得自己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個誠實的人吧。”
“為什么?”學姐開心地拍著手,似乎是在給林懷恩加油打氣:“明明你不拒絕說謊,但為什么會選擇當一個誠實的人?這是有什么好處嗎?還是你心中先天的道德感在催促著你,當一個誠實的人?”
“學姐你說過,我是一個有著嚴重的道德感缺失的人。社會教育在我身上缺少了必須的環節,所以‘道德’對我而言,并非是一個先天存在的東西,而是必須后天思考的‘產物’。”
林懷恩皺了皺眉頭,點出了她埋下來的小圈套。
“哲學家的【詛咒】。”學姐滿意地點了點頭,“你和我一樣,因為成長中缺失了某些必要環節,而不得不去尋找那些‘習以為常之物’。”
“那么,你該回答我了。”學姐用滿懷期待的眼神看著林懷恩。
林懷恩下意識地擦了擦鼻尖,撇開了視線:“‘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沒有聽到學姐的回答,林懷恩下意識地繼續說道:“社會的本質就是‘叢林’,人類所有的社會行為,都可定義為‘生存’——而‘道德’也好,‘善良’也罷,都是我們選擇的一種生存策略。”
“如果‘選擇誠實’,可以幫助我們在‘叢林’中生存下來,那么它就會成為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而‘道德’之所以不能成為法律,是因為社會作為一種‘叢林’,適合它的‘生存策略’,是無時不刻都在改變的,好的生存策略,作為新的道德準則,被沉淀下來,壞的道德準則,則因為自然競爭而被迅速地淘汰掉。”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誠實也好,說謊也罷,善良也好,邪惡也罷,作為生存手段的本質而言,它們沒有高下。”
“真正決定了它們孰優孰劣的。”
“是我們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