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是純粹的背景板,會通過某些情節,或是某個人的口中提到。
這點,與原版《少年包青天》有著很大區別。
賀云之所以這么做,主要也是考慮到現在畢竟不像后世,觀眾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中規中矩的。
太雷的“神劇”,會被人批評。
何況,這又是事關“包神探”的劇,在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要是太過超前的話,很難保證電視劇的收視率。
就像此前,他在創作《神探狄仁杰》劇本時,也同樣采取了歷史事實與合理改編相結合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天馬行空。
至于劇集的安排嘛,他打算只制作二十五集左右,每五集一個案子,一共五個“章節”,或者說五個“單元”。
如此一來,灌水顯然是不可能了。
而且,非但不能灌水,還必須得做到劇情極度緊湊,半句廢話或是半個不必要的橋段都不行。
說真的,這樣的電視劇劇本,確實很考驗編劇的創作能力。
可這難不倒賀云。
在他眼中,這完全就是小意思。
這不,短短數個小時,他就理清了第一個案子的頭緒,開始撰寫大綱了。
隨著噼里啪啦聲不斷響起,賀云不斷敲擊著鍵盤。
一行漢文字也隨之出現在了電腦屏幕上。
“第一案,五行詛咒殺人案,大致主線,那年包拯十九歲,準備參加州試,也就是秋闈,考場上考試的士子陸續死亡,通過名字,包拯查探到兇手是通過五行金木水土的順序來進行殺人,并且在此期間,出現了一個可怕的詛咒傳說,那就是每逢州試當夜,州試考場之上就會出現無頭人的身影,據說這無頭人是一名士子,因落榜,怨氣無法消除,所以一直在考場逗留,這些士子死亡便是無頭人作案........”
因為是劇本大綱,所以,賀云在撰寫之時,并不會想得那么詳細,只是會通過有限的文字來描繪整個案件的過程。
當然,關鍵點是必須要寫上去的,尤其是關于探案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各種線索與埋伏點情節,必須得交代清楚,否則整個案件就沒法成型了。
至于一些細節與具體的劇本撰寫,自然是交給云逸影視的編劇工作室。
這個編劇工作室一共就四個人,都是這兩年公司新培養招聘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十分的年輕。
年輕是硬道理,也是賀云特意要求李萊這么做的。
原因嘛,很簡單!
年輕人體力跟得上,而且腦子靈活,思想不僵化。
盡管經驗有些不足,可劇本大綱由賀云親自把握,他根本不怕他們經驗不足。
再說,這劇本最后還是得由他這個“總編劇”來進行審核的,有什么問題,他也會打回去讓他們重新修改。
...........
一晃便到了二月中旬。
京都的氣溫還是那么的冷。
賀云穿著羽絨服,剛從車上下來,就感覺腰間一陣震動。
“這誰找我呀?”賀云愣了一下,很快就取下了腰間的bb機。
雖然這年頭大哥大在大陸已經有不少了,但是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而賀云雖然買得起,也用得起,可他還是嫌棄那東西笨重,就沒買,只是給自己配了一個好一點的bb機,當作平時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