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現場的觀眾,他們也有幸看到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賽”。
這場“辯論賽”的主角,都是各個大學的教授專家,而討論的核心正是“傳統文學”。
時間一點點過去,錄制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在主持人以時間的關系為由結束了這場“辯論”后,整個錄制過程便已然結束了。
節目錄制完了之后,賀云剛準備離開,卻被那位來自于京都大學的教授給叫住了。
“林教授!您找我有事嗎?”
“嗯......要不咱們找個僻靜的地方坐一坐?”林教授看了看賀云,確實笑著提議道。
“行啊!沒有問題,咱們去附近的一家茶館吧?”
“茶館?我看還是去飯館吧,正好這時候也快到飯點了!”
“行行行.....那就飯館!”
賀云點了點頭
對于賀云創立國學班的建議,在場諸多專家學者,并不十分認同,他們給出的理由也十分充分。
在當下現有教學觀念之下,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不會將其作為一個重點來教學,甚至比之體育、美術等科目都有所不如。
至于賀云所說的因地制宜,華清大學的一位教育學教授是這么反駁賀云的。
只聽得他輕輕咳嗽了一聲,而后說道:“剛剛賀教授所說的因地制宜來建設國學班,就我個人而言,并不十分認同,原因很簡單,什么地方該創辦,什么地方不該創辦,這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者說這個標準十分模糊,是按照經濟狀況來劃定,還是按照各地的教學氛圍來劃定了?”
“顯然,這個標準是很難來確定的,所以我覺得,說來說去,要想傳承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學,關鍵還是在于興趣二字,學生們對于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學提不起興趣,那一切都是白搭的,這點賀教授的話,我倒是十分同意,咱們沒有必要去教授什么文言文,或者說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我們可以去教授一些課外的傳統文學,比如賀教授剛剛所說的《山海經》”
........
這位華清大學的教授有理有據的反駁了賀云的建議,他的話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從正反兩個方面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可以說,他的意見十分客觀,并沒有因為賀云年輕就否定他認為對的一面,也沒有因為賀云優秀,而吹捧賀云。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位難得的老教授。
而此時此刻,主持人在等這位老教授話落之后,又順著老教授的話做了一番簡單的總結,隨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位來自于京都大學的教授。
這位教授與賀云是認識的,他對于賀云所提出的創立國學班的建議,也頗為肯定。